人物

劳动模范

李娜:“指尖绝技”数钱堪比点钞机(图)

2015-05-28 09:31:23 来源: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李娜在“李娜工作室”现场展示点钞绝技 中工网记者王志宏摄

    中工网讯(记者陈京芬)“我们行有员工一分钟能准确无误点钞600张,还要加上拆把和捆钞,全部流程衔接下来比点钞机还要快。”当记者从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工会获此消息后,于14日赶赴该行鹿泉支行“李娜工作室”,亲眼目睹了点钞能手李娜的绝活:只见她拿起一把练功券,轻轻打开封条,手法娴熟、神情专注,整个工作室里只听到她轻微的“哗哗”点钞声,五分钟时间点钞3000张,30把练功券摞了一摞。李娜的点钞、捆钞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让记者大开眼界。

   在李娜点钞时,记者一直观察她快速点钞的手,小小的手掌,细细的手指,跟一般女人没什么两样。当记者问她的手是不是从小就比一般人灵活时,李娜拢了一下干练时尚的短发,笑眯眯地说:“点钞只有苦练加巧练,没有捷径可走。当我还是一位‘新人’时,面对高手如云的集训,我很珍惜向高手学习的机会。回来后,我中午休息时点,晚上回家也点,骑车回家的路上还在想着什么样的手势能把速度提上去。我在每个动作里抓时间、在每个环节里省时间,在每个细节里挤时间,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动作尝试和方法创新中,我掌握了单指单张、多指多张等多个点钞方法,而多指多张从拆到点到捆整体流程能超越点钞机的速度,是我孜孜以求、开拓创新的最好回报。我的手指磨破了、胳膊也练肿了,每天早晨我家里都能扫出一大包的打捆条,父母看到我这样不要命地苦练,心疼得直掉泪。但我看到手中的秒表每天缩短零点零几秒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天道酬勤,通过自身的努力,李娜最终成为了令人仰慕的高手。她现为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鹿泉支行行长助理兼营业部经理,从事银行工作近20年来,多次代表分行参加金融系统技能竞赛,获得了“河北省劳动模范”、“石家庄市劳动模范”、荣获三次“技术状元”和两次“技术能手”,并被评为“河北省金融系统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十杰青年岗位能手”、“巾帼明星”等荣誉称号。尤其是2012年6月,由石家庄市总工会主办的石家庄市金融系统职工技能大赛中,荣获微机录入第一名,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个人全能第一名,荣获“石家庄市金融系统技术状元”称号。

   今年38岁的李娜已经成为了民生银行技能比赛的教练,完成了一个优秀选手到优秀教练的转变。每当有新员工来行里,她会手把手的给他们当教练,教他们点钞、微机录入,耐心细致地给大家逐个讲解,将自己掌握的几种点钞方法一一传授给大家。最值得骄傲的是她辅导的郜彩霞和王玉娇在2012年的石家庄市金融系统职工技能大赛中,和她一起上场,并分别取得了全能第二名和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中王玉娇和李娜荣获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14年9月,以李娜为教练的中国民生银行石家庄分行代表队,在市总工会举办的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业务技能团体第一名、优秀组织奖、业务知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张丽华、王玉娇、王颖分别荣获全能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并几乎囊括了各单项比赛的所有大奖。

编辑:朱晶晶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