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韩羽隔空“对话”齐白石-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娱乐

他画的“三个和尚”深入人心,他研究齐白石视角独特

90岁韩羽隔空“对话”齐白石

来源:北京晚报
2021-06-29 15:40:44

原标题:他画的“三个和尚”深入人心,他研究齐白石视角独特(引题)

90岁韩羽隔空“对话”齐白石(主题)

北京晚报记者 李俐

韩羽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他画的“三个和尚”,可是几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6月25日,90岁高龄的韩羽现身北京画院美术馆,带来了他的新书《我读齐白石》。当天,“会心不远——韩羽读齐白石”展览也正式开幕。

韩羽先生将《我读齐白石》等书籍赠送给北京画院

“一个90后老头儿吹捧另一个90后老头”

《我读齐白石》一书收录文章50篇,通过一画一文的形式,阐述了韩羽对齐白石画作里所蕴含哲思的理解,是他对齐白石研究成果的全面呈现。文章言简意赅、视角独特、旁征博引、语言平实,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如今,有关齐白石的著述已浩如烟海,但鲜有学者能从画意本身切入,对画作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进行评述。韩羽在书中谈道:“齐白石的画笔,无论点向什么,那个‘什么’立即妙趣横生,可亲可爱起来……真真与那句成语对上号了:点石成金。”正因如此,韩羽每观齐白石的作品必叹之:“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韩羽被齐白石艺术深深打动,才会写出这样的妙语。多年后他仍清晰记得第一次看到《他日相呼》时的激动心情,“两个小鸡雏,像一面镜子,让衣冠楚楚的人们从中照出了自己,而为之自省自惭。一幅小小花鸟画有着如此之大的震撼力,自古及今,举世无匹。”

“这是一个90后老头儿吹捧另一个90后老头儿的一本书。”韩羽幽默地说,“虽然都是90后,但我出生那年,白石老人已经70岁了,是老爷爷的辈分了。以剧坛作比喻,白石老人是令人仰视的泰斗,我只是台下的一个粉丝,我只会大叫一声好!这本书就是叫的一声好,但这声好是不是叫到点上了,还得两说着。”

韩羽设计造型的动画片《三个和尚》

70余件齐白石作品与《三个和尚》同展出

北京画院作为齐白石研究的重镇,特以《我读齐白石》一书作为策展和研究的出发点,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会心不远——韩羽读齐白石”展览,使两位九十岁老人的艺术作品隔空对话,相互呼应。

展览梳理了《我读齐白石》一书的精彩篇章,并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作品70余件进行展示。同时还全面呈现了韩羽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漫画、书法、国画、书籍等品类,其中包括画作《三个和尚》以及他独辟蹊径的戏曲人物画。

齐白石、韩羽两位艺术家,虽然时空异度,但在人生境遇和艺术追求上却惊人地相似。二人都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乡土生活的见闻逸趣皆映入他们的画作中。如齐白石画的《牧牛图》《柴筢》,韩羽画的《打灶王》《童年看戏》,都来自对生活的体悟。此外,二人的艺术都吸取了众多民间艺术的精髓。齐白石借鉴了湖南当地的木雕、木刻艺术之质朴,韩羽则是找到民间漫画的艺术语言,一针见血,出人意料。同时他们都是通过自学的方式,凭着对绘画的执著与渴望,一步步高登艺术的殿堂。二人皆博学多才,齐白石诗、书、画、印,无所不能;韩羽亦是书画文杂,样样精通。正因如此,韩羽真正读懂了齐白石,《我读齐白石》恰如耄耋老者之间的知心趣话。

韩羽的文章题目短小精悍,富含深意与哲理,如《“半”字大有文章》《不离画笔,不在画笔》《峰无语而壑有声》《会意何妨片羽》《心中有趣,无往不趣》等,这些真知灼见都在展览中以多媒体、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

三个和尚的设计贵在“单纯”

韩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美术工作者。早在1958年,他创作的漫画《让路》就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短片《三个和尚》中经典的人物形象正是出自韩羽之手。该片囊获首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等国内外大奖,它在电视台的播出更是一代人的珍贵记忆。凭借对中国漫画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还获得了“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

展览现场,韩羽讲述了《三个和尚》的创作故事。“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想从社会上找些合作对象,因为光靠本厂的力量不如群策群力。”其实,早在60年代初,上海美影厂就曾将韩羽的连环画《一条丝腰带》改编成动画电影。到了1979年,导演徐景达主动找到韩羽想要合作。

“那时候我们定了一个主题对儿童进行教育,就是‘不要自私’,自私害人害己,围绕这个主题设计故事。”想来想去,他们想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几句民间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但是,谚语的结局是负面的,他们则希望在电影里讲述三个和尚的转变,“如何从自私到不自私,如何从没水吃到有水吃”。

定好主题和故事后,造型设计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三个和尚是民间谚语,是抽象的,拍成电影总不能都一样吧?起码外表、身高、胖瘦、性格,得有个区别才行。”于是,韩羽将三个人物设计成了一个小和尚、一个中年瘦和尚和一个胖和尚。“小和尚比较单纯,没什么坏心眼,也没有什么私心,他先出场。然后碰上中年的瘦和尚,俩人住在一起了。可能就是受瘦和尚的影响,小和尚学会自私了。胖和尚虽然也自私,但他不像瘦和尚那么阴,他是胖乎乎、傻乎乎的。”

就这样,三个各具性格的人物诞生了,简洁的线条,红黄蓝三原色的使用,让三个和尚的形象格外深入人心。韩羽总结,这个片子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极简的风格:“颜色最单纯、线条最单纯、构图画面最单纯。除去必要的道具,就没有更多东西了。”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