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艺术作品

文案雅具话印盒

2020-06-05 07:57:49  来源:新民晚报

  中国文人书房雅具众多,印盒便是其中一种。

  印盒,也称印奁、印色池等,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中国古代诗画文章,因是毛笔书写,往往要在书画前后,配之以字号斋室印章。而印盒,池浅色艳紫气浓,一经此池文显灵,能使书画生动,让文章增色,因此备受文人学子青睐。

  据汉代典籍《春秋远计枢》云:“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这说明,印章早在四千多年前就问世了。但印盒问世就晚得多了。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印章显印,使用泥封、色蜡、蜜色、水色等,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因目前传世的藏品中可看到唐代印盒,故学界一般认为印盒不会晚于唐代,并于宋代开始流行。这有宋曾巩诗为证:“印奁封罢阁钤间,喜有秋毫免素餐。”宋代的官、哥、定、越等窑均烧造过印盒。元代亦有印盒,元乔吉《两世姻缘》:“恰便似一个印盒脱将来。”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唐宋时代的印盒传世品甚少。

  印盒到明清时至盛至荣,明代印盒多为铜制,大多圆形,面微凸起。瓷印盒则或圆或方,以明中期以后较为常见。清代常见的印盒是铜、玉、瓷质的,也有玛瑙、象牙等名贵材质的,但以瓷器最为畅销,因为前人有云:“印色池,惟瓷器最宜。若瓦器,耗油。铜、锡有锈。玉与水晶及烧料俱有潮湿之弊,大害印色。”正是从实践中得出此经验,故流传下来的印盒也是以瓷器为多。

  印盒的器型大多为扁圆形,中间鼓起,或见四方、六方形印盒。宫廷用具一般较大,民间则较小。品种有青花、墨彩、五彩、斗彩、粉彩、颜色釉、浅绛彩等。清乾隆还曾为青花墨彩印盒题诗,诗曰:“无碍风尘远路,载将齐鲁芳春;本是大邑雅制,却为武帐嘉宾。宿雨朝烟与润,山花野卉常新;每具过不留意,似解无能所因。乾隆戊辰御题”,清中晚期雕瓷兴起,故雕瓷印盒曾一度盛行。

  印盒是文房案头雅具,虽如今用途比往昔减少,但挥毫用印还离不开它,而且因为制作精良,适合把玩观瞻,故深受文人及藏家追捧,近几年市场行情也是一路上扬。

  笔者也藏有几方印盒,当然不是皇家神品,然也别具神采。其中有一件菊花石印盒是友人于上世纪90年代所赠,采自湖南浏阳(见图)。《浏阳县志》上记载:“菊花石俗称石菊花,在县东永和镇侧。大溪水过永和市,中流石亘如洲,无甚草卉,一望如旋窝堆积凸凹万状,如镂如封,色苍然可爱,有纹而晶莹,作菊花状,跗萼宛然。其中式含苞半吐,殊极有趣。”故而菊花石雕刻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的青睐。近代维新人士谭嗣同不仅以“石菊隐庐”来命名居室,还称赞菊花石有“温而德,野而文”的品性。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菊花石雕“梅兰竹菊”花屏曾获金质奖,为菊花石带来“全球第一”的美誉。我的这件印盒,盖面、盖内壁一朵菊花迎风盛开,盖内数点花瓣零落成泥,与印泥正好相配,相映成趣。整个印盒天然浑成,甚有雅趣。(朱亚夫)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高校毕业礼 走心亦暖心(组图)

  • 衍生品

    设计 让田头有甜头(组图)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