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企业

班组人物

暗夜逐光

2020-09-01 08:41:46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凌晨时分的北京逐渐褪去喧嚣,白天车水马龙的街道只剩下一盏盏路灯孤独地等待着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忙碌一天的人们也大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在结束末班车的运营后,逐渐变得冷清,行人寥寥。此刻是8月12日0时15分,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北京轨道交通4号线宣武门站新增换乘通道改造工程项目的孔宁宁带领十几名工人打开了旁边立着“乘客止步”牌子的卷帘门。

  “把工具再检查一下,别落下什么。”孔宁宁向同事叮嘱。车站控制室旁一间约10平方米的值班室内,11个年轻人分别开始整理装备,戴好装有定位芯片的安全帽,拿上手电筒,做着正式上岗前的准备工作。

  12年前大学毕业后,孔宁宁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34岁的他历经过现场施工、跟车调试等岗位,如今已是现场施工负责人。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改移计算机设备室3台设备……所有工作要在凌晨3时30分全部完成,是场硬仗啊!”完成了班前讲话等流程,0时25分,孔宁宁带领11名技术员进入站厅层忙碌起来。

  “通信系统对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高效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孔宁宁介绍,在通信设备室增加新设备,既要体力,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来到电源柜前,孔宁宁将一件件工具从包中取出,规整地排列在地上,重约15公斤的工具包里,光是扳手就有5种。

  揭开静电地板,打开线槽盖板,他们开始细致地排查起线路来。线槽内部隐蔽工程复杂,线缆走向不易辨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既有设备的运行,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

  “我们的工作不允许出错,老站设备改造就像给病人更换新器官一样,将旧设备相关线缆全部连接到新设备上,并且保证每一根‘血管’、每一条‘神经’的连接都准确无误。”技术员项峰刚说。

  一组人时而各司其职配合完成新增设备的安装操作,在吊顶夹层和静电地板下来回穿梭,时而聚在一起讨论参数的变化,提出各自的想法并进行调整。半小时下来,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汗珠从安全帽内争先恐后地顺着脸颊往下滴,全身上下像是在泥泞中摸爬滚打过一样。

  为确保每项操作安全,无论是一个异常信号不清楚,还是某个参数对不上,项峰刚都要一遍一遍地查图纸,不厌其烦地重新测量计算,直到准确为止。

  回到值班室已是3时20分,这群平均年龄28岁左右的年轻人卸下了工作时的紧张和严肃,说说笑笑着,与站厅里的不苟言笑判若两人。“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我的工作基本见不到阳光,在这样的环境里必须自己调节心情。” 项峰刚说。

  每天的早班车准时开出,末班车顺利结束运营,便是这群年轻人在暗夜里不断追逐的那道光。(纪托)

编辑:白胜利

企业图集

科技创新

行业纵览

安全生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