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石化:自有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由中石化集团公司主办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重点工程建设巡礼”媒体采访团走进洛阳石化公司。
记者在该公司重点工程项目现场看到,施工队伍正在新建2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现场如火如荼地紧张施工中,各单元施工井然有序。该装置是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中的重要装置之一。截至10月15日,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总体统筹计划累计完成71%。计划2020年6月工程中间交接,9月建成投产。该项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洛阳石化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税收将达到108亿元,再度为洛阳石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据洛阳石化炼油结构调整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张中全介绍,洛阳石化始建于“五五”期间,1978年动工建设1984年部分装置试生产,1993年全面建成500万吨/年炼油工程,2010年形成了800万吨/年炼油能力。为满足河南省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高品质成品油的需要,2018年8月10日,项目基础设计获得总部批复,项目总投资45.2亿元,是中国石化与河南省的战略合作项目、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项目。在现有800万吨/年炼油装置的基础上,通过新建和改造部分装置,形成1000万吨/年的加工能力。届时,企业将能满足河南及周边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带动全省炼化产业结构升级。
张中全说,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四建五改”,包括新建260万吨/年渣油加氢、120万吨/年连续重整、12万吨/年乙苯、10万吨/年硫黄回收等4套装置;常减压蒸馏装置、一催化、二催化、蜡油加氢、航煤加氢装置进行改造;厂内配套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新建1套含盐污水处理场、1座中心控制室、4台航煤储罐(2台20000立方米、2台10000立方米)等。其配套项目主要为“三线一库”,包括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项目、洛阳-新郑机场航煤管道项目、成品油管道项目,以及洛阳原油商业储备库项目。
该项目部综合部主任杨贵堂向记者介绍,炼油结构调整项目中的所有新建装置,包括渣油加氢、连续重整、芳烃抽提、氢提浓、硫黄回收、烷基化、乙苯等装置,所用的都是中国石化的自有技术,改造项目应用了中国石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中渣油加氢项目建设创多项第一,如装置单系列年加工能力260万吨为同类装置国内规模最大;核心设备渣油加氢反应器是国内最高的设备设计及制造水平;工艺流程设计上采用最优的流程模拟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是国内最高工艺流程设计水平等。
另外,26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又是一套绿色环保装置,加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脱除油品中的硫、气、重金属等杂质,并且在加工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真正做到了环境友好,绿色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