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校风采

[职通车]平均年龄36岁 这群年轻人在成都修古籍

2020-04-15 15:51:51

  23岁“新手”

  第一次触摸古籍感到紧张

  很有趣的工作,也很“治愈”

  23岁的黎彦君,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里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她穿着朴素,戴着副黑框眼镜,谈及工作时,镜片后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随后双眸弯成一道月牙对记者说:“这是一项十分有趣的工作,我不是强迫症,但这项工作真的很‘治愈’。”

  这份连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快乐,陪伴她3年,延续至今。

  黎彦君也是专科毕业,大学毕业后偶然发现中心在做古籍修复培训,培训结束就留了下来 。和施英涛一样,黎彦君刚来时的学徒生涯,也是“很枯燥难熬的”。拆线、配纸、调浆糊、补洞、托表、隐补、喷水压平、压实……这些工作都是古籍修复中最基础也最繁琐的部分。春去秋来,时间在这座古朴的小楼里流转,黎彦君和师傅在操作台前,往往一坐就是一天。

  “紧张!”谈及第一次触摸古籍的感受,黎彦君说。她告诉记者,和现在的印刷纸张不同,古籍所用纸张都是手工纸,放在光下微微透亮。“手指甫一摸上去,浓郁的书香伴随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因为太紧张,手都在微微发抖。”

  除了紧张,她还将这种心情归结为敬畏。“这是先贤智慧的体现,每一件都弥足珍贵,不能由着自己想法动手,一旦出现二次损坏,可能很难再复原。”

  75岁老馆长

  四川气候导致古籍保存不易

  超百万件馆藏纸质文物亟待修复

  馆长彭德泉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古籍不限于书籍,字画、碑帖、拓片等都在此范畴。由于气候等各种原因,有的善本古籍浑身虫洞,有的整套书页黏成书砖,有的珍贵碑帖全是黑霉,都亟待进行抢救性修复。成立于2009年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是针对全国纸质文献修复保护的非盈利机构,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维持机构的正常运转。截至2019年年底修复了超1.7万册(件)古籍。

  在一众年轻的古籍修复师里,75岁的彭德泉看上去毫不违和。彭德泉是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博物馆负责人,他身形清瘦,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

  2009年,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挂牌成立,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授予的国内26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中唯一的民营机构。10余年来,从最初的五六人到现在的30余人,从最开始的放不下东西的狭窄空间到现在1100余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中心历经曲折,做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纸质文献修复团队,也是同期抢救修复古籍最多的团队。

  “我们修复的古籍很多是极为珍贵的,比如唐开元九年《敦煌遗书》残卷、清代李调元编印的160册《函海》等。”彭德泉介绍,从精美拓片到古代川剧剧本,从李鸿章的条轴对联到朱拓的汉代瓦当,在修复师们的努力下,这些古籍重新与世人见面。

  彭德泉表示,四川地域特殊,气候闷热潮湿,所以书籍霉变、虫蛀、酸化、脆化、絮化、粘连等损坏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000万册(件)古籍,四川作为一个文献大省,馆藏的纸质文物有200多万册(件),亟待修复的就占了半数以上。这都是相当保守的数字。”他反复强调。

  从人员配备来看,目前全国共有1000余位专业从事纸质修复的工作者,四川有60人左右,“是真正的‘国宝’。这行的报酬低,如果不是对古籍存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是做不了保护抢救工作的。”彭德泉说。

  彭德泉曾就此算了笔账,按照上述馆藏古籍数量、损坏率、人员配备来看,就算全年无休,修复古籍也是几百年的事业。“但古籍每一秒都在经历时间的考验,是永远修不完的。”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加入这项事业,是彭德泉一直忧心的事。为此,去年底,博物馆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许多高校古籍文献研究团队和中小学生也来此学习实践。

  “古籍修复必须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在浮躁的当下,彭德泉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进来,让行业得以延续。(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1 2 共2页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韩瑞敏

图说教育

  • 北京:高三年级举行试开学演练

  • 战“疫”英雄进课堂

  • 北京十二中高三年级演练开学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 “特殊的毕业求职季,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接到徐工集团人事部的电话录取通知,江苏大学机械学院2020届毕业生梁瑾松了一口气。梁瑾应聘的是该公司的计划调度岗位。“我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聘岗位偏管理一些,但同时也能够用到专业知识,对于女生来说非常合适。”梁瑾对这个岗位十分满意。

  • 高校专家建议毕业生——要正确定位调整期望值

    昨日,记者从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今年宁夏共有37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毕业生还在观望阶段,没有投递简历。

名人坊

  • 乡村教师坚守“麻风村”30余载 见证昔日“禁区”蜕变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大山里,有一个偏僻的村子——落松地村。这里曾经是“麻风村”,没有名字,外人避而远之。直到农加贵来到这里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他给村子带来名字,也见证了这里的蜕变。

  • 用“心”守护卫生热线的医学生袁婧怡

    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大三学生袁婧怡至今仍每天紧盯疫情进展。“我曾是一名青年防疫志愿者,如果有需要,我还愿意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