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职校风采

从饱尝冷落到备受欢迎,甘肃白银的一所职校,5年来向新疆企业输送了几百名技能人才——

一条跨越两千公里的人才输送之路

2019-12-20 07:23:02

  12月18日上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准东工业园里一早就飘起了雪,室外冰天雪地,格外寒冷。昌吉回族自治州第十七届暨准东区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在园区多个场地进行。

  56岁的董天魁观摩得非常认真,不时提出问题,还拿出手机拍摄。

  “只有更多掌握这些细节,才能更多了解企业的需求,回去后从事教学才会更有效果。”董天魁时刻没有忘记职业学校老师的身份和职责。

  董天魁是甘肃省白银市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主任,有着32年职业教育经历。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5年来他十多次往返于甘肃白银市和新疆之间,将学生推荐到新疆就业,实现企业、职校、学生之间的共赢。

  在当下校企合作普遍难以深入的背景下,这样的做法有何启示?《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随访。

  “孩子在学校读了3年书,只找到这样的工作,怎么对得起人家”

  很少有人知道,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有着颇不一般的历史。1958年建校,专门为当时的白银有色公司培养技术工人。公司为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所产铜矿一度长期占据全国铜产量的三分之一。

  企业办学校,曾经的辉煌自不必多说,但是在国企改革分流过程中,所经历的坎坷也一点不少。几经沉浮和改制,最终在2010年前后,脱离了企业,改制为白银市所管理的学校。

  如今该校在校生近7000人,面临着经费短缺、招生不足等各种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自负盈亏,因此学生的就业质量非常重要。

  董天魁从1988年开始在该校任教,从一线教师、教务处处长再到担任系主任,经历了该校发展的各个阶段,可谓资深职业教育工作者。如今他最关心的就是学生就业。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近5年来,该校老师多次来新疆各地的企业对接、学习。

  谈起为何为2000公里外的新疆企业输送毕业生,董天魁讲道,“新疆许多企业希望引进高技能工人,也敢于重用这些人才,而且工资待遇也要高很多,让我的学生更有发展前景。”

  新疆在冶金化工这一领域,大基地多,大企业也多,而且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对高技能人才也更加渴望,工资待遇比西部许多省份都要高。

  董天魁现在对新疆企业非常了解,但一开始他并不掌握这些情况,这中间还有一些曲折和挫折。尤其第一次带着毕业生来找工作的经历,让他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2014年底,他带着80名毕业生来新疆找工作。“在乌鲁木齐,一家一家找,但没有企业愿意要我们的学生,吃了不少闭门羹。”董天魁对当时在乌鲁木齐的落魄情形难以忘记。学生无法就业,对于初当系主任的他来说,没法交代。最后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将他介绍给了石河子市政府的一位负责人。董天魁租了两辆大车带着他的80名学生,到那里去碰运气。

  在石河子,也是一家企业一家企业去求,虽然最终80人都安置了,但就业的质量很低。学生专业不对口不说,去的也都是一些脏乱差的小企业,厂区里难闻的气味、一片狼藉的工作环境、很低的工资待遇、毫无保障的劳动合同,至今让董天魁深感愧疚。为此他当晚失眠了,“人家孩子在学校读了3年书,只找到这样的工作,怎么对得起人家!”

  下决心解决就业质量问题,“所幸做的工作没白费”

  正是这次的经历,让董天魁痛定思痛,下决心一定要将学生们的就业难、就业差问题解决好。

  他首先从加强企业联系开始,带头多往企业里面跑,了解企业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对学校教育的需求。他还要求本系老师必须定期到企业中实习、了解生产过程,并将企业的需求带到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思想,鼓励他们以后在企业一定要当好技术工人,而不是好高骛远,总想着脱离专业。

  这些做法很快就取得了效果,2015年开始,董天魁系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能够有针对性将对口专业的学生,送到新疆企业手中,而且工资待遇也普遍高于在白银本地就业。

  在这一过程中,董天魁始终没有放松和企业的联系,继续扩大自己的“目标范围”。几年下来,他对新疆的几十家相关企业情况几乎了如指掌。

  在加大对企业了解程度和沟通的基础上,他也开始代表学生向企业提出一些要求,由于沟通增多,企业也更能理解学生的要求。在关心关爱这些员工方面,也能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定期召开座谈会暖人心、为这些员工提供相亲活动。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职工队伍也更加稳定。

  5年下来,董天魁推荐的毕业生越来越多,从几十人、100多人,最后增加到200多人,而且就业质量越来越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新疆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的毕业生是企业所招聘学生中最优秀的。

  工作得到认可,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自然有了更多保障,许多人都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工资水平都在七八千元。

  在新疆中泰公司工作的巩锋利,不仅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而且工作不到3年时间,就在乌鲁木齐买了房和车,还把父母、哥哥都带到了新疆工作。“没有董老师积极帮助我们协调和联系就业,很难想象我现在在哪里工作。”

  说起这些学生,董天魁随口就能说出他们的情况,语气中充满了自豪:陈天会在新疆其亚铝电、党云在新疆嘉润资源公司已经当上了行政部主管、林栋已经成为天山铝业培训部主管……

  这一切都让他感到很欣慰,“这些年所做的工作没有白做。”

  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培养

  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也让更多学生和家长改变了对新疆企业的看法。

  “现在我们要让学生和家长都知道,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新疆是成家立业的好地方。”董天魁说。

  准东区作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是新疆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的工业基地,有许多大型知名企业已经在这里扎根,还将有更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其中许多企业的方向正是不少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

  准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准东的继续开发,将需要大批的高技能工人,他们欢迎更多的学校向这里输送人才。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董天魁很想加强与这些企业的沟通和了解。

  这几年不停地穿梭在企业和学校中,董天魁认识到学校主动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性。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但是两者之间的鸿沟依然不小,校企合作并不是那么顺畅。企业想要的人,职校培养不出来;职校培养的学生,企业又觉得不接地气。双方的诉求有待进一步弥合。

  “我们必须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许多企业缺乏高技术工人,高职院校恰恰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只有了解了企业需求,才能有的放矢进行培养,才能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董天魁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孙喜保 通讯员 辛曼)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田间学习种油菜

  • 公益课堂传承国乐

  • 公益支教进乡村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 【图说】开心一刻

    据澎湃新闻报道,“不是红颜易老,是你做题太少”,“地球在流浪,学习不能忘”……最近,一份风趣幽默的初二数学试卷火了,引得网友直呼“又是别人家的老师”。

  • 传统文化进校园

    清水河瓷艺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清水河县持续推进“陶瓷技艺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

名人坊

  • “吾为人民唱”(名师谈艺)

    我唱的很多歌家喻户晓,上至百岁老人,下至三五岁幼童,几乎都能哼唱几句。其实这些歌,是几代中国人的心声,我只不过是把它们唱了出来,就成为大家的共同记忆。

  • 杜近芳:拼命的“东方皇后”

    87岁的她,师承王瑶卿、梅兰芳,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特色和流派风格,首创女性京剧旦角的科学发声方法。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