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恐龙故事呵护孩子成长-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家教亲子

让中国恐龙故事呵护孩子成长

2019-10-15 10:07:53

  《恐龙在中国》 科学普及出版社

  作者袁秋雨

  袁秋雨

  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挖掘出土了很多的恐龙,但是被广为人知的并不多,更多的关注恐龙的孩子还是会谈论霸王龙、雷龙、剑龙,因为在多媒体、电影、故事当中出现的都是它们。所以最初策划想为中国出土的每一只恐龙写篇给孩子看的短篇故事;但我个人觉得短篇故事固然有短篇故事的味道,但是喜欢恐龙的孩子大多数年龄偏小,而年龄偏小的孩子们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注力差,这个并不是孩子们的错,因为孩子的专注力是需要我们作为家长的来帮助他们培养和建立的——所以我觉得可能长篇故事会更加适合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还有一点,有些小孩子可能还没有形成阅读的习惯;出于这两个原因我否定了写短篇故事的想法,我决定要写一个长篇连载故事《恐龙在中国》,借助恐龙为媒介让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借助故事为媒介让孩子形成阅读习惯、爱上看书。

  我认为一套好的书一定是多功能的,尤其是给孩子写的书,除了能让孩子沉浸在主人公命运和故事当中之外,应该还可以从中学到不同的知识,还要让孩子在故事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更要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最好可以让他们从此爱上阅读。

  因为阅读在孩子童年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会帮助孩子构建思维模式;第二、开拓孩子的想象力;第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第四、建立孩子的独立性和孩子的独立性思维。小孩子的专注力是很弱的,所以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会每45分钟有课间休息,而成人则可以一天连续工作8小时。既然他们很难专注,那么可以吸引他们、让他们真正塌下心来阅读的自然是一个能够抓得住他们关注点、悬念性极强的精彩故事;用故事情节、角色命运来吸引他们,于是这四册故事书的创意就这样形成了。

  但除了把所有的恐龙串联起来写一个连续的精彩冒险故事之外,还有一个隐藏创意:就是随着情节逐渐深入,故事的结构设立和书写方式会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

  这个的关键点在于四册书籍:第一册故事与孩子的互动性很强,比如说一只恐龙爸爸在数自己家恐龙蛋的时候数错了,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会马上发现这样的问题,渴望去纠正这个恐龙爸爸;或者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然后提出来告诉给他读故事的妈妈爸爸,这样的问题不断出现,会不停地给予孩子自信,孩子的自信得到累积,就会潜移默化地使他更认真地去关注故事的发展,并对阅读产生成就感。

  阅读完第一册,孩子会对故事和主人公产生好奇和好感,会想要关注主人公的命运。悬念性强的故事牵动着孩子的好奇心,从第一册开篇第一章开始,每一个章节内容环环相扣;通过第一册的引入,第二、三、四册再利用强大的危机和悬念来牵动孩子的关注点,从而使他爱上阅读带来的快感。

  家长在最开始跟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提出孩子通过简单思考就可以回答的跟故事相关的问题,累积他的自信心,还可以适当地跟孩子进行互动,选择对话比较多的部分,跟孩子进行角色扮演,鼓励他去想象。

  《恐龙在中国》这套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画册和四册图书相辅相成、彼此精彩。首先,大册子足够大,画面精良,用来抓小恐龙迷的眼球是再好不过的了,大画册中对每一只恐龙都有出土介绍,因为全都是在中国挖掘出土的恐龙,所以孩子会好奇哪一只恐龙跟他来自同一个地方。另外,每一张图片还配了一篇微故事,利用纯拟人化的写法,可以瞬间让孩子和画中的恐龙拉近距离;大画册中的恐龙角色与四册故事书中的恐龙角色是一样的,但是故事却不相同;如果孩子比较小,建议先从大画册开始带孩子阅读,孩子对大画册中的小故事意犹未尽的话就可以阅读四册故事书。四册书籍虽然是一个连续的长篇故事,但是每一个章节都会有一只新的恐龙角色出现,如果家长带孩子先阅读的长篇连载,孩子想知道这只新出现的恐龙长什么样子,就可以对应着去找大画册去了解了。

  故事是一件有魔力的东西,它的魔力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可以让孩子们坐在那里安静地阅读或倾听。那我们何不利用故事这样的神奇魔力来精心呵护孩子的成长,为他在成长道路上铺砖引石呢。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这里的孩子当上了调查员

  • 京西稻香 秋收科普

  • 站好首都少年先锋岗 致敬建队70周年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技术转移转化人才可评职称了

    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联合印发《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技术经纪)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凡在本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从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均纳入评价范围。

  • 北京正式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

    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联合印发《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技术经纪)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正式增设技术经纪专业职称。

教育论坛

  • 孩子打赏主播 追款谁来负责?

    妈靠打工攒下血汗钱,孩子却在直播平台一掷千金。近期,十岁左右的孩子们花父母工资打赏主播的案例频繁涌现。

  • 不适合青少年的网络功能该关就关

    互联网企业千差万别,运营内容各不相同,只要涉及保护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网络,任何网络平台都不能以各种借口逃避责任,必须执行统一标准,不能有例外。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