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战疫一线绽芳华-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职场

“95后”战疫一线绽芳华

2020-06-30 08:32:42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日报记者 张骜 陈强 孙云柯

  他们的面庞还很稚嫩,肩膀也不宽厚。走出校园,第一份工作就和疫情防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北京防控新冠疫情一线,这些“95后”用一次次登记、一个个询问、一张张笑脸把自己锻炼成防疫坚强一环,为青春增添一抹亮色。

  六月二十四日晚,魏子绚在什刹海后海公园支援核酸检测工作。

  “我可以,我能行”

  22岁生日那天,山东姑娘魏子绚成为了什刹海街道柳荫街社区的社区党委书记助理,以选调生的身份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给社区党委书记当助理,难不成就是坐坐办公室,收发个文件?带着问号,魏子绚走进社区办公室报到。

  平淡的日子没过多久,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什刹海景区封闭管理,卡口值守需要人手。这位新上任的助理坐不住了:“让我去卡口值守吧,我年轻,还是党员。”魏子绚主动请缨。

  卡口工作看似简单,可对于这位“95后”新人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请您出示出入证。”“请您登记。”一下午,魏子绚说了上百次,可是从大爷大妈的眼神中,她感到自己并不成功。再看一同值守的大姐,和老街坊拉着家常,登记工作就轻轻松松完成了。新人小魏仔细观察,揣摩着社区工作的技巧。

  没过几天,魏子绚接到了社区书记的求助电话,一问才知道有位外国游客正在卡口附近徘徊。小魏用流利的外语向对方解释了景区封闭和卡口登记的相关事宜。问题迎刃而解,同事们赞许:“年轻人可以,顶得上。”魏子绚脸上微微泛红,心里却说不出的高兴。

  “我可以,我能行。”带着这股劲,新人小魏即将进入卡口值守的第七个月,累计时长超过300个小时,累计完成登记超一万人次。为了让社区其他同事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这位“95后”经常主动请缨,值守中午和晚间卡口岗。

  “累不累?”“下班了么?”晚间值守时,魏子绚经常收到爸妈发来的微信。好几次,“我还在加班”的字样已经输入,却没发出。

  “我是党员,奶奶和爸爸都是党员,我不希望家人担心。疫情还没结束,我仍将坚守。”魏子绚坚定地说。

  再忙也要给父母发送“平安”二字

  在核酸检测采集点,他帮居民进行登记,每天工作15个小时;在社区防控巡逻岗,他隔着门与居家观察户了解情况,日均行走2万多步;在防控组办公室,他负责整理相关材料,常常忙到深夜……

  他是孙浩,1995年出生,是大兴区北臧村镇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从今年3月份起被抽调到大兴区社区村庄防控组。个子高高、浓眉大眼的他常说,“95后”虽然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也一定能充分展示责任与担当。

  6月18日,京城经历桑拿天。孙浩正在高米店街道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也很单调,戴好口罩、护目镜、手套、头套,逐一为居民登记信息。“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是多少?”这样的一句话,每小时要说上百次,同时还要回答居民的各类问题。当天,孙浩从早晨9点一直工作到深夜,但他看到的是更加疲惫的人:“医护人员才是真的不容易!”

  新发地疫情发生后,孙浩已经支援了西红门、黄村、清源等5个中高风险镇街的核酸检测工作。端午三天假期,孙浩又来支援社区防控巡逻岗,跟随社工一起进行“敲门行动”,完善居家观察人员信息,傍晚回到办公室,他还要连夜整理出当天的材料上报,忙完工作,已是深夜。

  “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远在山东老家的父母惦记着奋斗在战疫一线的儿子。孙浩说,他即便再忙,也要抽空给父母发送“平安”二字,让家人放心。

  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95后”郝馨蕊大学毕业来到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工作,没过多久便赶上防控疫情的考验。

  6月27日,苹果园街道启用永引渠南路空旷地带作为核酸检测采样点,组织辖区相关人员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郝馨蕊被安排到采样点负责现场登记、身份核验工作,在端午假期最后一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3点,中间只能休息十几分钟吃顿饭。

  “一天下来,真正感受到汗水浸湿的感觉,一直大声维护秩序震得脑袋发蒙,一线工作不容易真的不是简单说说。”天气闷热,别说是头戴面罩、身穿防护服,就是走在街上也汗流浃背。郝馨蕊和同事们在室外坚守了7个小时,汗水浸湿了衣衫,后来衣服渐渐湿透也没了感觉,待到最后一位检测核酸的居民离开,郝馨蕊脱下防护服,她的衣角已经能够拧下一串水珠。

  在苹果园街道,像郝馨蕊一样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年轻人还有26名。采样点、大门值守、登记测温、入户排查……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特殊时期,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对社区各项工作都熟悉起来,而且,还对这些平凡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辑:郭丽娟

图片新闻

职教

  • 丹东市总工会推出“职工云课堂” 送技能进企业

    受疫情影响,丹东市总主动调整授课方式,采取“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推出“职工云课堂”一站式学习平台,让广大职工疫情期间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进行线上学习。

  • 聚焦创新创业,职教扶贫方精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教育扶贫,带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不仅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提供了重要途径,也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评论

  • “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正宗?老观念该改改了

    拒录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看似只是拒了一个人、驳回了一份工作诉求,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毕业走入社会,他们的命运如何、他们能否公平就业,考验着我国多元化育人模式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成色。

  • 高校扶贫要突出“育人味儿”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帮助受教育者脱贫是教育的自含功能。坚持教育扶贫与扶贫教育相结合、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

资讯

  • 陕西首家非公企业党建学院成立

    日前,宝鸡西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成立,这是陕西省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学院。可承接500人规模的教学培训班。

  • 多照看,保证孩子有书念

    各地强化教育帮扶,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问题。有的地方实行乡镇与学校双责任制,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对象,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有的地方打出组合拳。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