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企业文明

山东华隆(乳山)食品工业公司工会努力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职工与企业共赢——

让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

2019-12-04 10:17:13

  初次见到单春玲的人,很容易被她的热情感染,她办事风风火火,同时让人如沐春风,她骄傲地对记者说,“许多职工都把我当成知心大姐,有什么事都愿意和我唠一唠、说一说。”

  作为华隆(乳山)食品工业公司工会主席,单春玲每年都组织企业工会干部对家庭困难、患重大疾病职工进行摸底,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并进行多方面的救助。在单春玲看来,企业是一个大家庭,当职工有了困难,企业主动伸出援手帮助职工走出困境,让职工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职工才会真正以企业为家。

  为做好困难职工救助工作,2012年,经公司工会倡议,华隆食品面向全体职工成立了“爱心基金会”。截至目前,已有30多名困难职工得到救助,获得价值20多万元的捐赠物资。

  身为工会主席,单春玲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每次有职工住院,她都第一时间去看望并自掏腰包购买慰问品。职工家里出现大事小情时,她都上门分享喜悦、分担忧愁、解决问题,为困难职工家庭争取更多帮助,为符合条件的特困户争取更多的补助。

  在关爱职工的日常生活之外,单春玲和公司工会也格外关注职工的精神生活。有年轻职工表示,业余时间无事可做,企业文体活动匮乏,公司工会就主动策划,想方设法为职工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深受广大职工欢迎。尤其是自2014年开始,公司工会提议根据企业生产淡旺季,实施“员工出游”行动,组织职工分批到北京旅游,大家登长城、游故宫,感受着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更好地助推企业的提质增效,该公司工会要在职工发展和企业发展中寻求平衡,而想要追求企业发展的突破,全面提升职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是关键。为此,单春玲提倡企业通过采取“外派”“内培”和“师带徒”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职工技能培训,通过300多课时的理论与技能培训,使380名参训职工进一步掌握了从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生产一线的“多面手”。

  2018年四季度,企业面临生产品种多、质量高、进度紧等难题,为确保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在与广大职工协商后,公司工会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以“大干四季度”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大家拧成一股绳,劳动热情竞相迸发,最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超计划200吨,缩短工期4.5天,提前完成任务。

  此外,根据生产需要,该公司工会还依据各车间生产季节、工序和生产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竞赛活动,组织职工在油炸车间熟案拣选工序开展“质量达标”劳动竞赛,化验室开展“制样、数据分析”技能比赛等,在职工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职工的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作为一名有着10余年工会工作经验的“老工会”,单春玲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工作很普通,但责任却不小,因为在我身后有职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杨明清 通讯员 夏丽萍)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敏

图说教育

  • 法治教育进校园

  • 宪法知识进校园

  • 小学生乘公交该注意啥?这些注意事项须记牢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青海工会推进区域、行业工会职工之家建设

    “针对面广量大的25人以下小型非公企业、各类新社会组织联合基层工会建家难的现状,积极探索、总结联合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的多种实现形式及运行规律,形成联合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的规范化标准。”近日,在西宁召开的青海省职工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如是要求。

  • 银川市总“五位一体”培育技能人才

    提起“凤城工匠”“六比一创”“十佳五小”,几乎每一个银川人都能说上几句——银川市总工会的这几项技能人才培养品牌工作近年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教育论坛

  • 作业扎堆“上网”未必是好事

    “家长焦虑清单”近来又加一条——作业APP。据报道,有家长反映自己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每天都要通过手机APP做作业,一道道做下来要花1个多小时,搞得视力都下降了。这份吐槽,迅速引发众多家长的共鸣。

  • 李迅:高中——基础教育最后的守望

    “高中是基础教育最后的守望,只有把好最后一道关,认认真真地审视学生的欠缺与不足,仔仔细细地尽最后一份使命,将基础教育未完成的使命完成,才不负高中的使命,因为童年时代错过的东西,到高中少年时代若不弥补,将永远错过弥补的机会。”

名人坊

  • 86岁潘世勋:我把生活当老师

    “我今年86岁了,一生60多年都在央美度过。学校说要给我办展览,我很有荣誉感同时也很有压力,因为我觉得自己画得虽然不少,有些画得还不够好。”昨天,一头银发的著名油画家潘世勋在央美美术馆内谦虚地说道。

  •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他潜心钻研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重大课题,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应用于农业实践以亿亩计;他带领团队扎根边疆村寨,用科学知识帮助农民发展致富产业,用“神奇土豆”“有机三七”、院士指导班等带动一个个村寨摆脱贫困。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