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文艺

绵竹年画墙上挂:集福纳祥,不只“门神”

2019-02-22 09:40:39 四川日报

  绵竹年画墙上挂:集福纳祥,不只“门神”

  黄凤《赵公镇宅》,刺绣。

  胡喜望《三猴烫猪》,木版年画。  本文图片由四川美术馆提供

  

  “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一首《老鼠嫁女》的300字民间歌谣,浓缩成一张纸,绘在了绵竹年画上。2月19日,“我们的节日——四川绵竹年画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3件年画作品,涵盖木版彩绘、木版雕版、丝印、刺绣等多种工艺形式,其中包括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同时展出传统绵竹年画制作工具和创新年画文创产品等。

  □本报记者李婷

  现场:老百姓生活画卷上的“年味”

  在展厅里,“双扬鞭门神”“女子回娘家”“孩童闹新春”“百寿图”“猴子与货郎”这些年画上的图案和形象,引得不少观众“围观”。“以前以为年画就只是‘门神’,今天看了展览才发现,其实年画的内容和种类都挺丰富的。”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游客赵女士带着孙儿观展后说道。

  已故年画家胡喜望的作品《三猴烫猪》吸引不少人目光:一张方桌四周围坐着三只鬼精灵的猴子和一只猪,正在玩牌赌博。猴子趁猪调戏妇女之际,暗中捣鬼,用足在桌子下面递牌作弊。头戴帽子肥头大耳的蠢猪,象征着当时纸醉金迷、荒淫奢侈的富人。绵竹小北街有一条巷子叫“民主巷”,旧时叫“肥猪巷”,是好赌的有钱人的聚集地。胡喜望根据生活中的题材创作了“三猴烫猪”(烫:绵竹方言,意为捉弄、欺骗),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作品形象活泼俏皮,情调幽默诙谐,鞭挞社会的丑恶现象。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年画的内容也与年画的功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作用上来看,主要分为岁时节庆驱邪纳福的“门神”;“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的斗方和画条,用作居室装饰;还有供奉祭祀,祈保平安的神像画等。

  “年画拥有悠久的历史,一般用色鲜艳,内容多为接地气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是老百姓生活画卷上的‘年味’,有集福纳祥之意。”四川省美协主席梁时民介绍,年画中的“门神”图案虽最典型,但其实年画内容不只如此。比如年画《老鼠嫁女》《三猴烫猪》,一则是寓言歌谣,一则是讽刺小说。

  门道:“填水脚”“明展明挂”,手绘有讲究

  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清嘉庆年间最为兴盛。传统绵竹年画,先以木刻版印出墨线,再由人工填绘色彩。“手工和彩绘是绵竹年画最显著的特色,也正因为手绘中的千变万化,才让每一张绵竹年画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容。”绵竹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卢君说道。

  在展览现场,卢君饶有兴趣地解读了“填水脚”和“明展明挂”两种年画制作风格。他指着年画《副扬鞭之一》说,这幅年画把“填水脚”展露无遗,“画面上的门神的腿部、胡须在各色水墨中若隐若现,形象的边缘用随意的线条勾勒,简洁而富有神韵。”

  “填水脚”的产生背后还有一个故事。相传在旧社会,每年除夕之夜,年画艺人们为作坊做完年终最后的年画之后,趁着收拾画案的片刻功夫,利用洗颜色碗的清水色和残余纸片,急急忙忙地绘制几对门神,赶往夜市去出售。这些年画艺人,一年之内每人要绘制一两万幅年画,久而久之出现了许多技巧娴熟的彩绘匠师,继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填水脚”年画。这种手法看似随意寥寥几笔,实则成竹在胸,气势奔放雄浑,笔墨纵横自如,挥洒成趣,创造了一种民间年画大写意的艺术流派,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而“明展明挂”,则是绵竹年画中较为“工细”的一种风格,如同工笔画,颜色层层细腻叠加,彰显出层次感。据了解,绵竹年画制作工艺上,一般通过制粉笺纸、起稿、刻版、印墨、上色、印花、勾线等工序,遵循“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的色彩规律,呈现出众多线条古拙流畅,色彩艳丽明快的优秀作品。

  绵竹年画在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画画的是年俗,但它的内容却融汇了时代性、艺术性、生活性。”梁时民说道。

编辑:卢云
 
 

相关阅读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该评论已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天山南北乐元宵 民俗年味浓更浓

    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举办的“激情新春 与馕共舞”闹元宵系列活动上,游客和各族群众观看社火表演。

  •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丰台卢沟桥乡靛厂锦园小区举办靛厂元宵文化节。舞狮、踩高跷、耍飞叉、拉洋片等非遗表演接连登场,市民在吃元宵、品小吃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 元宵月明

    这是2月19日在甘肃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拍摄的元宵明月(无人机拍摄)。 当日是元宵佳节,年度“最大最圆月”现身天宇“合体”元宵月,为人们赏月平添情趣。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草原号动车“闹元宵”

  • 优势栏目

    话剧《焦裕禄》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 优势栏目

    贵州丹寨:文艺下乡迎新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