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而研,需要跨越几道坎-中工军事-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军事

军旅

为战而研,需要跨越几道坎

2020-11-16 08:17:47 来源: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胡均权 陈飞琼

  九上高原,两出车祸,他们为何如此情系高原——

  “你的心离基层有多近,确定的科研项目官兵就有多需要”

  上图:新型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亮相高原边防。

  下图:陆军工程大学科研学术处胡均权处长(右一)带领研发团队深入雪域高原对保温方舱进行升级改造。

  胡浩秋摄

  这些天,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韩旭始终沉浸在兴奋中——

  他带领团队潜心研发的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在雪域高原试用成功,一举解决了官兵高寒野战宿营难题,使我军在高原高寒地区无依托条件下野战宿营能力实现新突破。

  初冬时节,韩旭带领团队冒着风雪再上高原。看着边防官兵在温暖如春的保温方舱里宿营,韩教授乐得合不拢嘴。此刻,他不禁想起了20年来多次踏上高原看到的一幕幕情景——

  哨楼温度太低,战士夜里执勤冻得在里面直蹦,个别战士脸上、手上、脚上都被冻出冻疮。

  前哨班执勤只能住帐篷,尽管烧炉子,可冰天雪地里仍不暖和,官兵睡觉得穿棉衣棉裤、戴棉帽子,被子上还得盖上厚厚的大衣,捂得严严实实。就这样,晚上还会被冻醒。早上起床,很多人脸上都结了冰霜……

  从那时候起,这一幕幕便深深地刻在了韩旭的脑海里。他萌发出一个念头:要是能研发出一种便携式的保温方舱,让边防官兵走到哪儿住到哪儿该多好啊!

  现在回想起来,韩旭仍特别有感触:要不是那几次高原之行,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把保温方舱作为攻关的项目。

  刚开始,听说搞国防工程防护的韩旭把保温方舱作为攻关方向,不少人都劝他,这不是你的老本行,跨专业研发项目难度太大,一旦搞砸了就得不偿失了。再说,有那么多项目你不搞,为啥非要搞这个?

  别人不理解,可韩旭下定了决心。他脑海里总浮现出边防官兵在冰天雪地里裹得像个粽子一样睡觉的情景。韩旭告诉团队成员:作为部队科研工作者,部队需要、战场需要、官兵需要就是自己的攻关方向。

  研发过程中,团队骨干李永有些想不通,觉得研发保温方舱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再加上一开始既没立项又没经费,他觉得干这活出力不讨好。面对李永的思想疙瘩,韩旭没有给他讲道理,而是鼓励他到雪域高原去走一走、看一看。

  当时,恰逢教员代职锻炼,李永主动报名前往西北高原代职教导员。3个月的朝夕相处,李永一次次被边防条件的艰苦和官兵的付出震撼着。

  离基层越近,越知道官兵所需;离战场越近,越了解打赢所需。从那以后,李永成了保温方舱攻关工作最积极的年轻骨干。

  如今,他们团队养成了一个习惯:一有机会就往雪域高原跑,一有时间就往边防连队跑。很多人因为高原反应严重,上吐下泻、头痛欲裂、睡不着觉,每次去一个来月都要“减肥”几斤。

  这些年,团队成员九上高原,两次出车祸。教授韩旭断了两根肋骨,副教授张华脸上留下了大疤,讲师王瑞海长期耳鸣眩晕。每次下高原时,他们嘴上都说再也不上来了,可一听要上高原又都抢着报名。

  这些天,韩教授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对保温方舱进行升级改造。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路上,听说是他们研发的保温方舱,官兵都自发地向他们敬礼。

  面对这一礼遇,团队几名成员又想起了韩教授说的那句话:“不走出实验室,不深入到基层一线,就找不准攻关的方向。你的心离基层有多近,确定的科研项目官兵就有多需要!”

  跨专业研发,他们是怎么成功的——

  “搞科研不可能万事俱备,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又要有逢山开路的劲头”

  谈起当初的艰难攻关历程,很多人纳闷:跨专业研发,既没“户口”又没经费,他们是怎么成功的?

  这些事,团队负责人韩旭和张华记得很清楚:最开始不懂核心技术,他们就从边缘项目入手。看到高原上官兵嘴唇容易裂,他们专门给战士研发了一款唇膏;官兵巡逻缺氧,他们特意研发了“固体氧气发生器”……就这样,他们每年解决一小部分难题,一点点向核心技术进军。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现实面前,很多看似很小的难题,都曾让他们绞尽脑汁:原本12个人的研发团队,后来只剩下4人,他们只能“身兼数职”攻关。更难的是,每个人还要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他们经常是白天授课忙得团团转,晚上还得加班熬夜搞研发。

  这期间,他们还要完成多项国防防护工程的研究工作,忙忙碌碌。去北京申请立项,申报材料都是韩旭在火车上加班加点撰写的。

  至今,韩教授还记得那个情景:为了研发新型板材,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免费给多家企业进行板材测试,趁着这个机会摸透产品性能,积累研发思路。

  好不容易积累出适合高原高寒的新型板材理论数据,可因为没立项,他们一时无法进行实地生产试验。怎么办?是暂时搁置,等立了项有了“户口”有了经费再说?韩旭没有犹豫,他知道:搞科研不可能万事俱备,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又要有逢山开路的劲头!

  韩旭找到地方几家企业,给他们讲这个项目的广阔前景,增强他们对研发团队和研发项目的信心,请他们投入资金一起进行合作。

  十年磨一剑。他们终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题,成为新型保温方舱的技术专家团队。

  凭着逢山开路的劲头,2019年保温方舱正式立项后,他们不到半年就拿出试验房,紧接着又升级了5个版本,做出第五代拆装式自供能保温方舱。

  “搞科研就是向未知领域挑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团队负责人韩旭和张华特别强调说,大学党委和机关的关心帮助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重要动力。

  大学党委机关出台一系列制度机制,鼓励科研成果全面向战斗力转化。了解到团队缺少资金无法做出试验房的情况后,机关科研学术处专门从“为部队服务工程”中拨出资金,支持他们创新研究。

  数十次改进,上百次完善,他们为何停不下研发的脚步——

  “官兵满意是我们的最高奖励,保障打赢是我们的最终标准”

  发电机功率较大,下一步必须小型化、模块化,实现随意组装使用;

  前后墙的尺寸可再扩大,这样夜间紧急集合时,官兵下床时才不会碰到……

  这些天,韩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奔赴多个保温方舱试用连队,了解官兵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这样的改进完善,对他们来说早已司空见惯。看起来简单的方舱,每一个结构和零部件,他们都经过了上百次的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就拿保温来说,为了确保太阳房蓄集的热量不消散,他们除了在方舱板材上下功夫之外,还发现作结构支撑的铁架子是散热的重点。

  怎么办?一次,他们在机场打包行李时受到启发:箱子外面打包,一下子就把箱子固定了,那方舱能不能也把铁架子放到外面来呢?思路一变,舱内冷桥散热的问题迎刃而解。

  紧接着他们又发现,方舱直接放在冻土层上,热量会顺着接触面向下流失,既无法保温,还会导致冻土层解冻后下陷。针对这一情况,他们把“面承重”改为“点承重”,既解决了传导散热的问题,还解决了不平坦地面的方舱架设难题。

  高原冬季大雪封山,官兵只能喝冰雪化出来的水。他们了解这一情况后,在方舱的太阳能热水器上加设蒸发箱,在给冷水加热的同时蒸发成纯净水,有效解决了官兵的喝水难题。

  经过数十次改进、上百次完善,眼看着新型保温方舱的功能越来越先进,基层官兵越来越喜欢,不少人替他们着急:试用成功,好评如潮,也已定型,你们咋就不着急评奖呢?

  要知道,评奖对科研人员立功、受奖、评职称都有好处。可韩旭和团队成员对此态度鲜明:“官兵满意是我们的最高奖励,保障打赢是我们的最终标准。”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他们改进方舱性能的新思路——始终以官兵好不好操作为标准,将许多官兵使用不便的高科技由繁化简,使之更加符合部队使用需要。

  为确保方舱保温,他们采用性能先进的某真空板材。试验发现,虽然保温性能确实很好,可这种板材非常娇气,一旦战士携带的枪械与之磕碰,很容易损坏,官兵维护起来比较麻烦。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将其换成了某夹心复合板材,既轻便又耐用,使用起来格外方便。

  为了最大限度给室内集热,一开始他们采用太阳能主动搜索定位的方式,科技含量很高,用上了自动定位、太阳能集热、高效换热器等科技。可在试用中发现,虽然亮点很多,却要求全天候有电,且换热器需要定期清洗,对官兵维护要求很高。

  考虑到操作使用不能给官兵造成负担,他们几次改进,最终确定采用阳光走廊的方式蓄能,不使用任何动力装置,只需官兵开关窗户就能调整室内温度。

  看到很多高科技被“减配”,不少人问他们:把科技含量降低了,你们不怕以后评奖时受影响吗?韩旭告诉他们:军队科研不能搞简单的“科技秀”!只有最适合打仗需要的,才是最好的科研成果。保障战场打赢,才是给我们军队科研工作者的最高奖励!

  版式设计:梁 晨

编辑:卢云
 
 
 
 

图片

 

图片

 
 

专题

  • 专题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 专题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 专题

    2020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专题

    领航强军新时代

  • 专题

    “最美退役军人”风采录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