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11月10日至11月13日,以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首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总决赛在广西举行为契机,在紧张有序的竞赛之余,地灾防治专家齐聚一堂共话地灾防治,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例交流。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中央地勘单位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的参赛选手、技术指导、领队、嘉宾和专家们共同研讨、交流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
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修复技术交流环节,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队长董国明、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地勘集团副总工程师刘宗祥、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院长邓存宝、蒙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君芳、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惠军作了交流发言。通过案例演示介绍了各地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废旧矿山修复治理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优秀经验。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分党组书记、主席张波主持交流。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韩子夜参加交流。
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例交流环节,来自广西环水总站、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贵州省地矿局、重庆市地勘局208地质队、广西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的五位专家,分别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专题报告。报告从矿山生态功能综合修复、强震区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案例介绍、滑坡应急抢险治理工程、危岩治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地质灾害防治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智能化装备,红外线、地质灾害雷达预警警报系统,滑坡应急抢险治理微型桩技术应用、边坡治理钢管桩技术应用、地质灾害“水石分治”等地灾创新技术的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创新技术让与会人员大开眼界,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会后,各地勘单位表示地灾防治已是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服务品牌。全国的地灾防治行业单位是承担这一“生命任务”的“主力军”和坚强技术后盾,要加强地质灾害行业内技术交流,探索科技创新,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构建起我国强大的地灾防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