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全面复盘 正视短板!江淮MPV、SUV双线发力齐应对

//www.workercn.cn 2017-11-17 08:14:3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国内MPV市场遇冷,直到“金九银十”才出现回暖趋势,而江淮瑞风系列MPV仍能在销量上保持上涨的态势,与其积极听取消费者声音,不断自我改善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而通过对一年来的表现进行反思,并列举出了自身的品牌瓶颈、部分车型交纳滞后、以及造型风格单一等问题。江淮方面正开展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瑞风S7旗舰型的发售与瑞风S7运动版的正式上市。

  昨日(11月16日),江淮乘用车媒体沟通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上,江淮汽车相关负责人对江淮瑞风M6与瑞风M4混动版作了介绍,还总结了江淮汽车一年以来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并借此正式推出瑞风S7运动版系列,价格区间9.98万-16.58万元。

  提升配置+混合动力 瑞风开启自主MPV新时代

  江淮瑞风M6作为江淮汽车提升品牌定位的豪华MPV,本次打出了“私人订制”这张牌,品牌价值增色不少。宝瓶式的家族前脸配合满天星进气格栅,时尚前卫之余,还具有浓浓的豪华商务范;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也完全符合商务用车标准;电动侧门配合自动防夹功能,头等舱级别的第二排座椅可接近180度放倒,使乘车体验更上一层;近乎全包围的安全气囊与侧气帘配合各种主动安全配置,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驾乘者的安全。

  混动版瑞风M4则以其深度启停、能量回收、辅助增扭、智能充电四大亮点赢得了现场媒体的掌声。此外,混动版瑞风M4还标配了ESC系统,并升级配备了EPS,使操控更舒适,驾驶更节能、更安全。

  今年以来,国内MPV市场遇冷,直到“金九银十”才出现回暖趋势,而江淮瑞风系列MPV仍能在销量上保持上涨的态势,成为自主MPV里实现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的“一根独苗”,这与其积极听取消费者声音,不断自我改善的态度是分不开的,相信随着瑞风M6、瑞风M4的正式上市,其在MPV市场上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复盘自身问题 全新旗舰版、运动版应运而生

  会议上,江淮乘用车轿车营销公司市场运营部部长孔维荣先生对江淮汽车一年以来的表现进行了反思,并列举出了自身的品牌瓶颈、部分车型交纳滞后、以及造型风格单一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瑞风S7旗舰型的发售与瑞风S7运动版的正式上市。

  新系列产品在沿袭瑞风S7越级大空间、强劲动力、智能高配置等优质内核的同时,在产品造型、轮辋设计以及底盘调校上进一步优化。同时,备受市场期待的瑞风S7旗舰型产品也以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LDW车道偏离示警系统等主动安全配置加持,满足消费者对S7智能化产品的期待。

  瑞风S7运动版前脸增加镀铬装饰,视觉效果更加协调。前雾灯采用横平化设计,拉宽横向视觉,体现细节之美。而全新的轮毂造型,配合红色罩面后尾灯,整体造型更加立体动感。此外,瑞风S7运动版自舒适型起搭载了LED大灯,更有科技风范。

  空间方面,瑞风S7运动版系列沿袭瑞风S7超大4790/1900/1760mm车身尺寸,配合2750mm的超长轴距,空间表现达到中型SUV水准,而5座的标准配置让用户能够拥有宽敞的驾乘空间,后备箱容积最高达1358L,多达22处的储物空间,让车内空间更加井然有序。

  科技配置方面,则主要体现在瑞风S7的旗舰型上。得益于一系列“黑科技”的加持,瑞风S7旗舰型产品达成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其搭载的LDW车道偏离示警系统、盲点监测系统结合360°全景影像、倒车可视和AFS弯道辅助照明,能够确保“智驾无忧”;而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也能在紧急关头为驾驶员“踩一脚刹车”,让驾驭更安全。

  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SUV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而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深化。瑞风S7运动版的推出,为的是使拥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有更丰富的选择,并进一步提升瑞风S7产品序列的整体竞争力。

  而瑞风S7旗舰型的发售,则让消费者的智能辅助驾驶的梦想触手可及。随着运动版的上市和旗舰型的发售,瑞风S7产品系谱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升级,为江淮在消费升级型市场竞争增加砝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黄春棉 见习记者张羽)

  相关链接:

  瑞风"双子星"智驱系列上市 江淮完善SUV产品矩阵

  江淮汽车:与国际快速接轨以“先进”站稳脚跟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