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项目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www.workercn.cn2014-01-10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更多

    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罗沙)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项目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项技术对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体的技术,是完成航天器在轨组装和在轨服务,航天员乘组天地往返,物资和燃料补给,空间营救等空间站建设工作的基本前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1年以来,我国成功执行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四次飞行任务,圆满实现了天宫一号与载人飞船四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两次人控交会对接。

    “通过载人航天空间交会对接工程项目,我们突破和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研制了高可靠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和我国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大幅提升了载人航天发射、测控和着陆回收综合保障能力。”周建平说,“工程的实施使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历次交会对接飞行任务中安排的一系列空间材料科学试验、空间环境和物理探测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再生环保试验,为科学家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天宫一号装载的我国自主研发的高光谱成像仪,在国土资源探测,海洋、林业、水文生态监测、城市环境监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遥感资料。“2013年的余姚水灾救灾中,天宫一号提供了丰富的遥感资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说。

    周建平说,中国空间站计划于2020年前后建成,初期将由三个20吨级的舱段构成。在此之前,我国还将研发20吨级发射能力的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以及用于发射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这两型火箭都将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

    “我们有能力把空间站建造好,使中国载人航天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将为产生原创性创新成果提供坚强的支持。”周建平表示,科研人员正在争分夺秒推进空间站建设工作,建成后将与国外开展相关的交流合作,也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届时到访中国空间站。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一流的。”执行神舟九号飞船任务并完成首次人控交会对接的航天员刘旺说,“我们载人航天团队是一流的,中国航天员也是一流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