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为什么写“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张宏杰
2019-08-19 09:32:45  来源:北京日报

  《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张宏杰著,岳麓书社出版

  有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但这句话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多读几本史书,就会明智起来,没那么简单。读史关键在于方法,要善于总结和分析。记住一堆年号并不能使人明智。

  分析历史的规律是件困难的事

  分析历史的规律面临着很多困难。

  第一个是历史资料方面的困难。

  有些国家历史分析的困难在于历史太短,资料太少,没啥可总结的。而中国历史分析的困难在于历史太长,资料太多,总结不过来。确实,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从商代开始我们就有史官了,历史资料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别的不说,一套“二十四史”就有四千多万字,读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如果有人说他通读过二十四史,最好别信。

  除了二十四史,我们还有《资治通鉴》《史通》《通典》……都是大部头的。如果都想通读一遍,再去总结,那一辈子也读不完。所以这是第一个困难,资料方面的困难。

  第二个困难,是总结和梳理的困难。

  掌握了史料,读了大量的史书,也不见得就能从历史当中获得益处,相反,还可能被历史给坑了。为什么呢?因为同样的一段历史,不同的人可能会总结出完全不同的规律。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然而,并不是记性好的人就能生活得很好,因为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同义词。很多人记性很好,但是思维的逻辑性很差。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中国拥有最庞大的史料库,然而并不见得因此就能产生最伟大的历史学。事实上,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历史学家们基本上是按照“善恶忠奸”这个简单的思路,对复杂的历史记忆进行整合。几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总是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就是因为人心不古,不肯好好听孔子的话。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贯彻孔孟之说,那么尧舜之治很快会再现。而普通老百姓听了历代的评书、演义,得出的结论更是简单:一切成功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忠臣的话,一切失败都是因为皇上听了奸臣的话。所以只要“亲贤臣、远小人”,天下自然太平。这种历史总结能力,是中国从秦朝到清朝,一直在“鬼打墙”式的治乱循环中绕圈子的原因之一。所以,读史需要悟性。

  写一本简单明了的“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基于读史的困难,我决定写一本简单明了的“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它的作用,是帮助普通读者在世界史的背景下,迅速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脉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一个整体概念。

  有人问,为什么不写一部《中国通史》?

  第一个原因,通史的体例不利于读者简明地了解中国历史大脉络。通史字数往往比较多,比如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通史的写法通常比较刻板,首先是按照朝代的顺序,一朝一朝地讲下去。其次是每一朝分成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一块一块地码豆腐一样地码上去。往往看到后面,就把前面的忘掉了。特别是现有的通史,重史实而轻史识,只注意罗列知识点,并没有把这些知识点背后的逻辑线打通,也就是说,没有下功夫梳理历史背后的规律。

  因此我要做的,是打破朝代的顺序,提炼中国历史的大脉络。跳出具体朝代、具体人物、具体事件,聚焦历史背后大的规律。

  所以,这本书不会津津乐道于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权谋故事,一次又一次的君臣争斗过程,还有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起和崩溃,因为这些过程虽然每次都花样翻新,但本质上无非是一些规律性的重复。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这些过程背后的游戏规则,以及这些规则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个原因,通史很难进行中外比较,或者说难以在世界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史。

  有的时候,历史需要“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地去看,才能发现一些整体性的规律。比如只有升上太空,你才会看清地球是圆的。

  “不读中国史,不知中国之伟大;不读世界史,不知中国之特质。”不读世界史,你无法准确地判断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自身的独特之处。

  分析中国与世界的相同与差异

  这本《简读中国史》要做的,是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的背景下去观察。

  一般来讲,中国人写中国史,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局限于中国自身,不注意影响中国的世界因素。然而事实上,在中国史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因素在很多时候起了关键作用。比如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些要素,对中国早期王朝的出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当然,这些外来因素并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中国的文化个性。

  这本书还有一个重点,是分析中国与世界的相同与差异。事实上,中国历史有很多与欧洲历史相似的阶段。比如周代封建制下的贵族社会,与西方的“封建时代”(也就是中世纪),有着非常相似的贵族精神和游戏规则。中国的秦汉帝国,更是与欧洲的罗马帝国也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汉帝国崩溃后的“蛮族入侵”,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当时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罗马帝国也是在同一波“蛮族入侵”中崩溃的。中国史与其他国家的历史也有“神同步”的阶段,比如晚清中国面对外来侵略的反应,与东南亚的邻国缅甸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中国史与其他国家的历史更多的是本质上的不同。比如罗马帝国虽称帝国,却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也没有做到书同文、车同轨。正是这种不同的历史本质,导致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分别崩溃后,中国和欧洲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因此,我会在本书中对比在地理因素影响下的先秦和希腊文明,对比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对比清代中国与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的财政能力,对比中国、日本和缅甸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时的反应,这样才能凸显出中国历史的独特规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不断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行政机关遗失劳动者人事档案的权利救济

    从保护私权、维护人格自由发展与人性尊严价值的角度出发,笔者建议应当坚持扩大认定私法关系的司法政策,将人事档案管理关系统一理解为对物(档案载体)和信息(档案内容)的管理,对因档案保管部门遗失所管理的人事档案的诉讼统一界定为民事侵权案件,按照民事诉讼进行审理。

  • 关于提升企业工会干部履责能力的思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工会职能内涵,是企业工会干部理论与实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企业工会干部的努力方向,更是落实“两个信赖”的应有之义。

  • 让职工成为工会工作的“主角”

    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是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国有企业工会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