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资料索引-正文
观点摘编: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www.workercn.cn2013-12-30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孙莉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五千万青少年中约有20%心理发育不全或心理不健康;18%至35%存在学习困难、厌学、恐学、逃学和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12%的学生患有精神疾患,5.9%的学生患有各种神经症和其他心理疾病。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呢?一是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我们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号召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心、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扶持社会上的心理辅导机构的工作,使学生遇到心理疾患时有医可求;上下协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二是大面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级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开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训练活动、教师要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育人观念。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力合作。三是学校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特别是政府部门要大力扶持社会上的心理咨询、门诊机构,促进它们的发展,使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有医可求。

  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多种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出身心健康、能够面对未来社会的种种挑战,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坚强、自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有教育成果、教育目标的体现都应该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更为重中之重。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