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脚踏实地,发挥表率作用
张建国//www.workercn.cn2014-11-25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10月15日,我有幸亲耳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离不开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个基本要求。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是文艺工作者在进一步学习讲话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的一项重要举措,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活动对于端正文艺工作作风,纠正那些偏离了方向的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一员,积极参加“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我觉得使命光荣。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曾经诗意地谈到,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我认为,中华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艺术就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我们的文化艺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名京剧演员,我始终认为,京剧艺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我院著名导演阿甲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和艺术就是米和酒的关系,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而进一步酿造成美酒。”剧作家邹忆青、戴英禄与作曲关雅浓、主演李维康等一起进湖南采风,有感而发写出了京剧《蝶恋花》。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为演好《红色娘子军》,多次深入部队学习打靶。在新的历史时期,京剧艺术要实现对我们深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不能一味模仿传统,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与时代相结合,弘扬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开出时代的新花。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中国国家京剧院的一个优良传统。近年来,剧院在为艺术家下基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山东和黑龙江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组织艺术家到联系点开展交流演出、艺术指导和采风创作活动,我参加过多次,觉得效果非常好。另外,剧院还发挥资源优势,先后与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新疆等地的戏曲院团开展合作,进行艺术交流,提供支持,受到基层单位的欢迎。我相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对我们更好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部非常重视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工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对时间、地点、人员、任务、保障、宣传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会议后,我们会迅速行动起来,带着创作任务,采用定点深入生活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采风,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努力在生活中汲取养分。同时,我还计划到河北石家庄以及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边陲地区,与当地条件比较艰苦的院团开展结对子、种文化等活动,努力为当地的人才培养和剧目建设,尽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最后,我代表中国国家艺术院团的文艺工作者表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响应,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好表率作用。(作者系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

  (本文系作者在11月19日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