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贺敬之:向着万里长空大写“人”
——观文献艺术片《诗人贺敬之》
//www.workercn.cn2014-03-18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更多

  

  李云雷

  贺敬之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最近由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拍摄的文献艺术片《诗人贺敬之》以贺敬之在戏剧和诗歌道路上的创作与成就为线索,艺术地再现了贺敬之经历的时代及其心路历程,也展示了中国人在20世纪抗争、奋斗、探索的心灵史。

  贺敬之不仅是一位诗人,他的名字还与当代中国史、“人民文艺”、当代中国诗歌的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贺敬之是歌剧《白毛女》的主要执笔者,这部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新歌剧,不仅创造了新时代的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而且在中国现当代史上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诗人贺敬之》的第一集《太阳出来了》,讲述了《白毛女》创作的幕后故事及其巨大影响,也讲述了贺敬之在延安时期创作《南泥湾》、《翻身道情》等著名歌曲时的情境,让我们看到了延安时代的蓬勃朝气。

  “人民文艺”诞生于延安,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更大发展。《白毛女》和贺敬之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放声歌唱》、《回延安》、《雷锋之歌》、《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诗歌,可以说是“人民文艺”的代表作品。贺敬之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去延安之前创作的《乡村的夜》等诗作,对底层民众充满了同情,但在表达形式上更多是知识分子的情调。而到延安尤其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贺敬之的作品一扫之前的忧郁,色彩更加明朗,情绪更加饱满,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融入民众并成为了其中有机的一分子,也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可以说我们熟悉的贺敬之是与“人民文艺”在延安一起诞生的,他也是“人民文艺”最优秀的代表之一。在文献片的第二集《放声歌唱》中,我们可以看到贺敬之《放声歌唱》、《回延安》等作品的创作过程,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积极乐观的氛围与昂扬奋进的精神,而贺敬之的诗歌也是时代精神最为真实的写照。他的《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政治抒情诗,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回应了那个时代最核心的命题——“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奏出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展示了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正如他在《雷锋之歌》中写到的:“……快摆开/ 你们新的雁阵啊,/把这大写的/“人”字——/写向那/万里长空!”而在《回延安》、《桂林山水歌》等抒情短诗中,则显示了贺敬之诗歌审美层次的丰富意蕴,真挚的情感与动人的风景在诗中交融一起,展现了诗人在一个大时代的开阔胸襟与美学追求。

  “人民文艺”是在延安《讲话》后形成的一种创作方向,这一方向以“为群众服务”为核心目的,探讨文艺的大众化与民族化,注重生活,注重实践,追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贺敬之是在“人民文艺”中诞生的第一代“人民诗人”,他的诗歌格调高昂而豪放,既来自时代,也在时代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激情与美感的统一。贺敬之的诗歌既是那个时代“人民文艺”的一个高峰,也构成了“人民文艺”的重要传统,影响深远。“人民文艺”的诞生,来自于对五四新文学“西化”与“精英化”倾向的克服,力求以大众化的方式表达中国人的经验与情感。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遵循所谓“新的美学原则”,追求形式化与精英化,脱离现实,脱离民众,走到了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道路上。在这样的时代,重温贺敬之及其代表的“人民文艺”传统,对中国新诗及中国文艺将来的发展,必将有着重要的启迪。

  贺敬之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一般读者关注不多。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时期以后,贺敬之担任了文化界的领导职务,创作较少;二是他也较少创作戏剧与政治抒情诗,而选择了一种边缘化的文体——“新古体诗”。“五四”以来,古体诗在中国文学界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鲁迅、郁达夫等人私下都创作,但很少公开发表,毛泽东也指出格律诗词易于束缚思想,不宜在青年中提倡,至今研究界仍在争论是否应将今人创作的古体诗纳入新文学的范围内。贺敬之是少有的将精力集中于“新古体诗”的文艺大家,文献片的第三集《百折再看高潮来》展示了贺敬之在这种诗体上的探索。何谓新古体诗?贺敬之在《贺敬之诗书集·序言》里说明,他用的是“这种或长或短、或五言或七言的近于古体歌行的体式,而不是近体的律句或绝句。这样,自然无需严格遵守近体诗关于字、句、韵、对仗,特别是平仄声律的某些规定”。在形式上,贺敬之的新古体诗突破了古体诗严格的声律,而在内容上则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讴歌改革开放,表达坚定的革命信念,如他在《富春江散歌》中写钱塘江:“壮哉此行偕入海,钱江怒涛抒我怀。一滴敢报江海信,百折再看高潮来。”诗中既有李白式的豪放,也融入了一个革命者对未来的信心。再如他晚年回到四川梓潼,这里是他曾求学的地方,他也是从这里出发去延安的,当重游七曲山大庙时,他写下了“夜笼大庙传火种,依稀晓雾离梓潼。北上少年今白发,万里常思送险亭”的诗句,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容纳了数十年沧桑岁月,也包含了作者一生的追求与情怀。贺敬之的新古体诗较之他的政治抒情诗,更加凝练,更具有民族风格,但相同的是,在诗歌中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信念,都凝聚了时代精神的内核。可以说贺敬之的新古体诗创作,在探索着中国古典诗体的现代化之路。

  《诗人贺敬之》通过贺敬之在诗歌道路上的艰苦跋涉,为我们展示了贺敬之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的艺术人生。整部文献片共三集,展现了贺敬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与成就。在文献片中不仅有对贺敬之本人的采访,还有珍贵的历史照片与镜头,有实地拍摄的不同地区的场景,从诗人出生的山东峄县到延安,再到诗人足迹所至的三门峡、桂林、钱塘江等地,诗人走遍了祖国大地,文献片也展现了他在各地的足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再现了一幕幕重要场景。片中还有重要历史当事人的回忆,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讲解,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贺敬之与《白毛女》的故事,描述了贺敬之诗歌创作的背景与过程,阐明了贺敬之艺术探索的价值及其巨大影响,这些不同的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立体地呈现了贺敬之的诗歌与人生。该片的解说词饱含激情,既有艺术性,又有学术性,对贺敬之在文学史上的定位清晰明确,又颇富诗意。尤为珍贵的是,贺敬之的妻子、著名作家柯岩也出现在了文献片的镜头中,柯岩与贺敬之一生伉俪情深,但她不幸已于2011年去世,她的讲述是最难得的史料,令人怀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