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社会

抗疫标语不妨多些温情

陆绍洋
2020-02-26 08:42:58  来源:光明日报

  在这场战“疫”行动中,为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防止疫情扩散,各地广泛运用起各种宣传手段,张贴标语便是其中之一。这些标语,有的耐心劝说,有的循循善诱,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充满诗意,但也有些看似“硬核”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是否能达到说服人的目的让人存疑。比如,充满“狠”劲的标语“不戴口罩乱聚集,家人含泪过头七”“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更像是诅咒,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出门聚会的都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都是亡命徒”,使用了侮辱性词语,涉嫌人身攻击;而“湖北回来不报告的都是定时炸弹”“要钱还是要命,要命就不要去莆田”则含有地域歧视的意味。

  有人说,话糙理不糙。可“不糙的理”为何非要用“粗糙的话”来讲呢?中国有句老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苏洵说:“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诗人海涅也曾有言:“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变成巨无霸,把巨无霸彻底打垮。”这些都告诉我们,语言很重要,话说好了,可以是一剂慰人心腹的良药,说不好也可能变成一把伤人于无形的尖刀。充满戾气、张牙舞爪、低俗粗暴的标语口号其实是一种语言垃圾,张贴使用这样的标语口号,既是对我们语言和文化的污染,也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损害。

  也有人说,那些标语口号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不要忘了,还有一句话叫“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时候,误会和不爽都是说话不当引起的。抗疫期间,张贴标语口号的目的是劝服人,如果达不到劝服人的目的,还让人心生厌恶,那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从一条小小的标语中,往往能看出当事方对群众的态度。诅咒谩骂式标语暴露出的是当事人内心的冷漠,很难想象内心冷漠的人能真正关心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退一步讲,冷漠生硬、缺乏人文关怀的标语口号,就算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会拉起一道人心的隔离墙。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沟通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声高,具有说服力的标语口号也不需要诅咒谩骂。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充满压力的不仅有一线医护工作者、村镇社区的管理者,“宅”在家里的普通人心中也会有些焦虑和情绪。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好好帮助群众调适心理,舒缓情绪。一条贴心舒心的标语,能够让人感到温暖;一句幽默风趣的口号,能够让人获得放松。抗击疫情,不仅要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也要提升精神的抵抗力,而好的标语口号正是振奋群众精神的营养剂。

  事实上,抗疫行动中,各地已经涌现不少温暖走心的标语口号,比如“亲戚不走,来年还有;朋友不聚,回头再叙”“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总说忙,趁现在在家好好陪陪孩子吧”“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让人心生一股暖意;“养老金能拿多久,取决于你最近出门的次数”“宁把脑袋睡扁,绝不出门冒险”“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赶”,风趣幽默又不失警示意义;“人生在独处中升华,寂寞是一种美丽”“期待疫情退散,我们一同和武汉的樱花迎接期待的春天”,则把抗疫标语写出了诗意。这些标语口号虽不那么吸引眼球,但都有很好的提示、劝服作用,这才是应该提倡的抗疫宣传方式。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也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体现。那些雷人的标语口号,不仅出现在此次战“疫”行动中,也出现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比如“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高压危险,电死不管”等。这些冷漠的标语口号,缺乏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一些基层单位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的简单化。如果多花点心思,多一些换位思考,完全可以想出更好的标语。以交通安全标语为例,“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就请照直开,不必刹车”不比动辄使用“死亡”“坟墓”等字眼的标语要好很多吗?这样的标语不仅风趣幽默,而且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所以说,小标语背后隐藏着大智慧,也体现着跟群众沟通的能力。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的关口,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的双重压力,同时各地面对的疫情形势各不相同。为此,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在疫情防控上精准施策。如何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风俗文化、受众特点等精准选择出合适的抗疫标语,考验着我们基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希望有关单位和部门选择标语时坚持民本情怀,在内容择取与词语表达上多些温情、少些冷漠,多些艺术、少些粗暴,让温馨话、百姓话、平民话成为战“疫”标语的主旋律。

  (作者:陆绍洋,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人机共舞”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必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和美好前景,同时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改变劳动形态、工作方式和劳动过程,必将给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 【工作研究】浅论企业隐性安全隐患的防范与治理

    安全隐患是工业生产的大敌,一般分显性隐患和隐性隐患。隐性安全隐患隐藏于各生产要素中,难以发现,治理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采用科学方法,从员工、设备、工具等诸要素抓起,综合全面防范治理,做好超前防范和事后治理,才能及时清除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 【热点思考】疫情之下的复工与劳动关系调整

    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落实既有发展战略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我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和发展模式提出了考验。

  • 【问题探讨】工业互联网是提升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的有力抓手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应急医疗物资的生产调配带来了巨大挑战。探索通过工业互联网提升我国面对重大疫情等突发状况时的关键物资生产调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