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如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0-07-08 08:26:48  来源:成都日报

  本期对话专家简介

  王燕飞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戴 宾 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李 好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唐 龙 重庆科技学院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数读成渝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10000列

  据新华丝路网数据,2019年,中欧班列(重庆)重箱折列超1500列,位居全国第一,运输货值也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超4500列。经过6年多运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过4600列、年复合增长率达120%,成为全国运行最稳定、运行时间最短、发班频率最高的中欧班列,累计带动217亿美元进出口贸易。

  2020年3月27日,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10000列。

  3条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6大举措力促西部开放力度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6条具体举措为:一是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二是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三是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四是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五是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六是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4大措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意见》围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出了4项改革措施:一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二是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开展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三是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四是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改革开放新高地定位背后的顶层设计考量是什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就是要在内陆打造一个能与东部三大高地同等地位的开放高地,以成渝双城的开放带动川渝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关键在于强化制度创新供给,探索出一条具有内陆特色的开放发展新路子。

  成都日报:中央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背后战略考量是什么?

  李好:新时代中央赋予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使命,这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凸显了成渝地区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轮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加大经济战略纵深,增强抗冲击韧性的客观需要。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腹地和战略后方,以全国1.9%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6.9%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载体。尤其在当前外部市场需求低迷、逆全球化趋势增强的前提下,我国可充分利用成渝地区的腹地优势来降低外部依赖,把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内生动能激发出来。二是强化制度创新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客观需要。成渝地区作为内陆地区,应有区别于沿海地区开放发展路径,要强化制度创新供给,协同构建适应新动能发展的全球供应链经济新体制、区域协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及数字贸易、陆路贸易等国际贸易新机制等,探索出一条具有内陆特色的开放发展新路子。三是应对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演变的客观需要。在中美贸易战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的多重叠加影响下,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三大核心经济圈——北美、欧洲、东亚之间的竞合博弈日趋激烈,其中东亚与北美间的供应链竞争加剧,但与欧洲的经贸合作趋势加强。因此,成渝地区要顺应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及早谋划,集团作战,通过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做强做大枢纽经济,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等进一步将经济触角延伸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打造泛亚泛欧对外开放的战略新支点。

  王燕飞:从国内开放的格局来看,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催生了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同时也是对外开放的高地,即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就是要在内陆打造一个能与东部三大高地同等地位的开放高地,以成渝双城的开放带动川渝和整个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改变我国区域开放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开放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从对外开放的格局上看,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东南亚地区跟随中国加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未来一段时期面向欧亚大陆的向西和向南开放将凸显出更加重要的地位,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成渝地区作为联通欧亚大陆的关键枢纽,中欧班列、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都为成渝面向欧亚大陆开放奠定了基础。

  戴宾:我认为成渝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连接西北、西南,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推动国内区域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主要是基于提高内陆开放水平、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战略考量。

  首先,中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有助于提高成渝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其次,中央要求成渝地区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加强与西部地区协调联动,更有力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深化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互动,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最后,行政区边界的分割一直是影响和制约我国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合作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中央要求成渝地区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跨行政区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系统集成,打造重大改革先行区。

  唐龙:补充一点,成渝地区对外靠近东南亚和南亚,对内与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联系紧密。把成渝地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是应对国际国内不确定性造成的经济冲击进行的重要谋篇布局。这一举措将对加快成渝地区形成陆上对外开放新格局,夯实经济内外双循环、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拉长区域经济战略纵深、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时代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