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财经

精准修复消费生态 有序释放消费活力

梁学平
2020-06-15 16:04:40  来源:天津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如何对冲疫情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取得“双战双赢”已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打好打赢复工复产这场硬仗需要扩大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释放消费活力,为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聚焦消费产业链供需两端的“堵点”和“断点”,精准修复消费生态,则是疫情防控期间有序释放消费活力的一项关键举措。

  在供需两端上精准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这也是很大的挑战”。天津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相继出台了“惠企21条”“支持中小企业27条”政策,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促进商贸流通业居民服务业发展的通知》,天津市消费关联产业链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扩大。

  当前,有序释放消费活力的立足点是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精准修复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等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消费生态,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冲击,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 ”,真正促进消费的“恢复”“扩容”“增质”。

  修复消费生态体系的关键是从产生消费动能的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发力。在需求端方面,积极修复因疫情冲击而受影响的消费环境,为消费者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有序释放消费的需求流量。在供给端方面,积极修复因疫情而断裂的资金链、供应链、产业链,科学引导企业复产、复供、复销,有序释放消费的供给流量。

  在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消费模式的培育上做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辩证看待疫情防控对经济的影响,以应对疫情冲击为契机,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消费模式,释放被抑制的传统线下消费,加快催生新型消费。

  一是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用好用活各类线上平台,打造线上医疗、社区经济、数字娱乐、在线教育、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新场景,推进产业、物流、消费间的数字化互联,进一步汇聚在线消费的新增长点。

  二是引导和支持经营主体加速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在提供线下无接触服务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数字技术推行更安全、更便捷的线上消费、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进一步释放消费新动能。

  在消费环境的营造上下真功夫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优化治安维护、垃圾清理、医疗卫生、应急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加快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和服务安全体系,为消费者营造便捷、有序、安全的消费环境。

  二是健全消费后评价体系、消费信用体系和消费者维权体系,将各类消费产品、消费服务纳入质量追溯体系、卫生健康管理体系和消费安全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健康、安全的消费保障。

  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上打好“组合拳”

  一是积极完善精细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加强对复工复产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研判分析,分类提供精准化的政策宣传和帮扶指导;加强对经营场所(特别是重点商户)人员流动信息的筛查分析,在科学评估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精准防疫和加快恢复消费动态的有机兼容。

  二是积极营造提升消费动能的政策环境。把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重点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特定帮扶放在优先地位;加大宣传和落实有关“五险一金”、增值税、企业保险费用、政府定价收费等方面的减税降费政策和优惠贷款、延缓付息、贷款贴息、贷款展期、融资担保、信用保险、融资租赁等方面的金融扶持政策,加强有关帮扶政策的绩效评估和细化完善;加大对特殊行业、特殊企业、特殊区域、特殊岗位的财政定向支持,在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疫情受损情况认定和清单式管理的基础上,分类分层给予一定的复工复产补助、新招岗位就业补助和职业培训补助,最大限度达到援企稳岗的目标。

  三是加快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网格化、精细化复工复产协同机制。依据疫情防控的风险动态调整复工复产的正面清单(鼓励清单)和负面清单(限制清单),按照行政辖区实行“网格对接+精细化服务”的方式,科学引导经营主体有序复工;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的“放管服”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除疫情防控以外的直接行政干预,重视收集筛选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前后的服务需求,推广应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复工复产协作机制,发挥税务、商务、市场监管、工信、银行等部门的大数据优势,推动消费产业链的各环节的复工复产协同,疏通消费供需两端的“微循环”。

  (作者为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研究员,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TJYY16-006阶段性成果)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