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为了家乡那一片绿色农田

来源:中工网
2024-05-08 08:53

五月初夏,正是农作物拔节之际,穿梭于实验室和试验田之间,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正高级农艺师王连祥不停地忙碌着。上千次实验、筛选,不停观察产品溶解性和稳定性及施用效果……这是王连祥团队多年来的日常。

今年53岁的王连祥,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第一线,勇于创新,产学研相结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授权。现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制定国家团体标准5项,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2篇。先后被评为菏泽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菏泽市优秀发明人、菏泽市知识产权先进个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为认定的山东省首批科普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今年,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国内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节水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王连祥一直致力于土、肥、水领域的创新研究,围绕滴灌节水、随水施肥环节急需解决的专用肥料品种问题,在科学高效利用水、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在实验室内配比合成新型肥料,每隔2个小时观察产品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检测养分含量,验证肥料产品的养分水解缓释快慢;为拿到第一手肥料配比数据和资料,实验关键时期还要保证一个相对集中的科研时间,吃住在实验室,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试验,终于创新形成了农用短链低聚磷酸铵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成果技术经企业转化产业化生产,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推动了国内水溶肥料行业和水肥一体化的发展。

农业科研和别的学科不一样,具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等特点,讲究季节性,错过了这段时间,就要等到明年。“选择了农业科研这一行,就不要谈苦累。农业科研就是要坚持,不能随意言弃。不仅要能吃苦、肯钻研,还要耐得住寂寞,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才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王连祥说。

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了农业专家科普工作室,普及农业科研成果。王连祥作为工作室领衔专家,根据农时需要,放弃节假期和休息日,不惧刮风下雨,乘车或自己开车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服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打通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王怀根 葛红普)

责任编辑:蔺凯伊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