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助力发展

和音
2020-05-15 07:39:38  来源:人民日报

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助力发展

——抗击疫情需要命运共同体意识(37)

  中国持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全球伙伴一起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全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要坚定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抗疫合作上发挥应有作用,还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近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外国领导人通话中,再次指明全球战疫的当下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之道。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被置于放大镜下检视。各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团结协作,降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不只有助于驱散疫情阴霾,而且是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关键之举。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成果,不是谁家的私产。随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跨国公司搏击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亚当·斯密所称的“自由市场”、大卫·李嘉图所言的“比较优势”都得以充分体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从高成本地区向低成本地区、从低效率地区向高效率地区进行梯度转移,有效连接起供给和需求。千锤百炼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模式逐渐替代国家间产品分工与交易模式,大大提升了全球生产效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不断优化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贫穷国家,都是受益者。

  不断为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造条件,更好地为全球发展作贡献,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担当。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一些政客不断借疫情捏造国际分工带来所谓“威胁”,声称要干预甚至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这样的论调与经济全球化大势相逆,也不符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循规律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企业才是市场主体,虽然政府可以通过关税等工具来改变经济激励,但只要企业依然寻求最小成本下的最优利润,经济全球化就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依然是基本态势。

  “基于中国的数据表明,我们的大多数成员不会收拾行李离开中国。”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资深人士,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毕艾伦近期对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的这种认知,显然与西方一些政客“不惜一切代价把供应链搬回”的论调不同。中国美国商会的最新调查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很少有公司表示准备撤离中国市场。彭博社报道认为,美国公司仍专注于中国这个庞大且前景看好的消费市场,它们在中国生产的很多产品已经瞄准了当地化,这是经济全球化更加强劲的方式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压力测试。各国更加重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安全,并重视科学调整本地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的配置策略。但是,转移产业链、供应链并非像开灯、关灯般那么简单。要清楚,基于国际分工的产业链、供应链已经塑造了当今全球生产平台,构成了现代全球经济结构。人为拆链,设置壁垒,都将产生巨大的破坏效应——短期可能付出通胀的代价;长期看,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经营,会导致市场规则扭曲、经济发展瓶颈。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就认为,打破供应链、施加惩罚或政治威胁将是代价高昂的误判,会削弱创新和繁荣。

  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助力发展。应当看到,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生机勃发的一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淬炼,中国所拥有的全球最完整产业配套体系,已深深融入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世界所欢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的当口,中国持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同全球伙伴一起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是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全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拒绝加班就必须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法院一个有关加班争议的司法裁决视频上了热搜,也成为劳动法学界关注的热点。

  • 中工时评:让优秀工人也可以走上领导岗位

    4月23日,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7个是副镇长,3个是副乡长,选拔对象为“返乡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优秀农民工”,对学历、村干部任职时间、外出务工时间、户籍地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