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冯是虎:秸秆禁烧堵不如疏
//www.workercn.cn2014-06-23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时下,夏收秸秆禁烧的措施越来越严厉,但效果并不好。近日,周边100多个火点的秸秆燃烧产生的烟雾随东北风进入湖北,造成武汉PM2.5和PM10双双“爆表”。秸秆禁烧“按下葫芦浮起瓢”,让人很是头痛。

    早年间,农户曾经将秸秆用作柴火喂养牲畜。但现如今不少地方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做饭烧水都用电或液化气,养殖的牛羊等牲畜也少了,原来的“宝贝”变成了累赘,最简单办法就是一烧了之。秸秆焚烧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PM2.5、PM10等颗粒物,导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但是,禁烧做法使农民闹心、干部忧心,就算禁住了,社会成本太高,终究不是治本之策。应该考虑换种策略,变“堵”为“疏”。

    秸秆还田是近年来国家提倡的做法,现实中老百姓却对此并不买账。例如,江苏宿迁市曾连续两年实现国家卫星遥感监测零火点记录,他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实行秸秆还田。而经过实地调查,农民普遍反映,还田后地里的虫子似乎越来越多,玉米都被咬得不长了,秸秆还阻碍了玉米种子往下扎根,好多苗都长不高。原因在于我国尚缺乏适用的粉碎机械,秸秆粉碎细度不够不能及时降解,由此带来种种危害。

    秸秆还田难以推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制度不同于发达经济体的农场制度,机械化耕作方式在许多农田无用武之地。近年来,秸秆的深加工利用之路也走得不顺畅,例如在淮河流域曾经广泛兴办小企业利用秸秆造纸,由于污染严重,被国家严令禁止;江苏省建设了10多家秸秆发电厂,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秸秆热值低,造成秸秆发电厂全部亏损停产。

    笔者建议,把秸秆禁烧明确为公益性事业,用财政补贴的方式为秸秆还田提供服务;用差别化电价收购的方式鼓励发展秸秆发电厂;组织力量加大对于国产秸秆粉碎机械的技术攻关和秸秆培育食用菌等深加工领域的研发,让秸秆真正造福于农民,让秸秆利用成长为一个新型的农业产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