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马六峰:用心守护供水“生命线”
//www.workercn.cn2016-06-11来源: 中工网——《劳动新闻》
分享到:更多

用心守护供水“生命线”

——长春水务集团高新维修处副处长马六峰工作纪事

  长春水务集团管道维修公司高新维修处副处长马六峰始终践行着一句承诺:“咱这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用心做好,才能让老百姓安心。”

  年近40岁的马六峰从部队复员后就开始从事供水抢修工作,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来,只要有事故,他一定会出现在维修现场;一年365天,他是天天待命,随时出发。如今作为“指挥”的他依旧跟同事们奋战在抢修一线,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供水的“生命线”。

  “大家放心,不管谁的责任,我们一定会止住漏水”

  2007年,马六峰来到长春水务集团管道维修公司朝阳维修处。带着在部队5次立功的经历,凭着肯于吃苦、敢打硬仗的作风,马六峰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逐步成长为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独挡一面、综合全能的抢修副处长。

  为了让百姓每时每刻都能用上甘甜的自来水,无论盛夏酷暑,还是三九寒冬,他和同事们24小时随时待命,时刻准备着去抢修每一个漏水点。2014年10月18日傍晚,长春明珠C6栋门前的热力井上自来水分户阀脱落,自来水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分户阀出问题,本应由物业维修。在场的居民有的说阀门质量有问题,有的说物业和水务集团互相推诿,个个火气十足。随着情绪升级,他们渐渐把矛头转向率队刚刚赶到现场的马六峰。

  面对情绪激动的居民,马六峰只轻轻地说了一句:“看着清水白流,我们比大家更心疼!大家放心,不管谁的责任,我们一定先止住漏水。”说完,他一边镇定有序地指挥工人准备工具和管件,一边联系泵房停水。不争辩,不推责,马六峰用行动平息了居民的吵嚷。从此,明珠小区的居民们都记住了这位身着迷彩服、少说多做的马六峰。

  “我们的队伍要独当一面,能打硬仗。”

  马六峰是2014年6月1日成功竞聘为高新维修处副处长的。新组建的高新维修处“一穷二白”,无人员、无设备、无工具、无资料,而最让人头疼的是手下的兵力不足和技术力量薄弱。他们决定要成为“独挡一面、能打硬仗”的队伍。为此,马六峰作为绝对的主力,一边和两位师傅完成着每月大大小小约100处的维修任务量,一边考取了挖掘机等特种大型设备操作证,并发挥在部队学到的机械专长,对翻斗车、野外解放作业车、抽水泵等,做到可操作、懂维修。就这样,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在马六峰的带动下,处里4位师傅的维修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在马六峰的眼里,一支优秀队伍不仅基础工作、日常维修要扎实,更重要的是关键时刻拿得起、顶得住。2014年夏天,某单位野蛮施工,造成飞跃东路与硅谷大街交会处口径600的主杠爆裂。瞬间巨大的水柱从地面冲天而起,路上行人车辆纷纷绕行,不一会儿,路面就积流成河,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沿线两万户居民用水受到影响。集团相关部门安排距事发点最近的高新维修处前去紧急处理。

  按说口径600的市政管网,属鸿兴管道公司抢修范围,但为了把影响降到最低,马六峰本着城市供水一盘棋的大局观念,迅速带队赶到现场。他们一边冒水关闭阀门,寻找漏点,一边迅速取证,使得此单位被迫承认了野蛮施工的事实。随后,与赶来的鸿兴管道抢修人员经过5个多小时的并肩作战,终于修复了漏水。此次抢修,由于高新维修队伍到位迅速,处理得当,不仅为正式开展抢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为漏水责任认定、打击破坏供水管线行为取得了第一手有力的证据。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过个团圆年”

  “想在家里过个团圆年”,这是供水维修人员每年最盼望的事儿,而对于老家在洛阳的马六峰来说,这简直是一种奢望。2009年起,五年没有回过老家的马六峰,没少挨三位哥哥的埋怨。今年春节,已过古稀的老父母特意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来长春与儿子团聚。由于旅途劳累,气候不适应,年三十儿前两天,父亲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一家人在重症监护室算是过了个团圆年。但这却是马六峰最最难忘的春节,白天处理漏水,晚上到医院护理父亲,虽然忙点、累点,但天天能看到年迈的父母,并且能在他们的床前尽孝,马六峰感到特别满足。(张继伟 王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