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巫山县公安局接访民警张世军下班刚回到家里,就接到局大门值班室人员的电话——“老张,有位农民来上访。”
“你让他等一会,我马上回来。”脚刚跨进家门的他,马上折返回到局里,为这位从骡坪镇骡坪村来的上访农民倒上一杯茶后,他说:“不急,慢慢说。”
见接访民警说话和气,这位村民消除了顾虑,把自己心里的怨气全倒了出来。在耐心听完他的诉说后,张世军清楚,这事不属公安机关管,但他还是凭自己的一张“婆婆嘴”,花了1个多小时引导这位村民消除了心结,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干信访就得有一张“婆婆嘴”
五大三粗、个子超过一米八的张世军在信访岗位已干了近10年。“一上班就与上访人员呱啦呱啦地磨嘴皮子,早就练成了一张‘婆婆嘴’。”他说,“要做好信访工作,就得有张‘婆婆嘴’。”
张世军的这张“婆婆嘴”不是简单的唠叨,而是依据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上访人员进行耐心解释和规劝。
前不久,竹贤乡一位残疾人因无证驾驶农用车,在山区公路上把一位骑摩托车的农民撞下山崖,法院判决他赔偿对方30多万元。他认为公安机关在事故认定时不公,找到张世军申诉。
张世军首先向他讲解了无证驾驶造成事故应付全责的相关法规,随后又苦口婆心地劝他,不能以自己是残疾人,就可以不遵守法律法规,不然害人害己。
经过规劝,这位残疾人明白了道理,表示不再就这事上访了。
靠着这张“婆婆嘴”,张世军在接待的近5000件、8000余人次的上访中,没有出现一次因态度不好,或政策和法律法规解释不透而导致上访人员投诉。
“婆婆嘴”的唠叨中牵挂着百姓
张世军这张“婆婆嘴”看起来有点唠叨,但其唠叨是粗中有细,里面始终装着百姓。
前不久,四川达州的郑华夫妇来巫山寻找失去联系30多年的侄女,来到公安局信访室寻求帮助。张世军为这对夫妇倒上茶水后说:“你们不要着急,慢慢回忆一下侄女有啥特征。”
几十年不见,郑华对侄女的特征早已模糊,只记得侄女的眼睛水灵灵的。
“眼晴水灵的人太多了,不是特征,你们再好好想想。”张世军说。
郑华又回忆了好一会儿,突然想起:“我记得侄女左耳朵背后有块胎记。”
张世军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根据这一特征,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为郑华夫妇找到了侄女。
“真没想到你一位干信访的民警心中装着我们老百姓的事。”事后,郑华专门为此向重庆市公安局写了感谢信。
“唠叨”赢得信任破获一起大案
靠这张“婆婆嘴”,张世军还破获了一起大案。
有次,一位群众刚走进信访接待室门口就说:“我听说公安局有一位姓张的接访民警很负责,我今天来会一会他,看是不是真的。”
在交流中,这位群众被“婆婆嘴”的真诚感动了,讲出了自己曾多次匿名举报一毒贩,因没留实名未引起重视的事情。他拿出其掌握的证据,向张世军反映了居住在巫峡镇的乔某吸毒和贩毒的线索。
张世军立即向局领导作了汇报,经过严密侦查布控,警方当晚就将正准备进行毒品交易的乔某抓获,并从其家中搜出200多克毒品,破获了建国以来巫山缴获毒品量最多的这起毒品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