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加拿大华人中医师赵晓兰:中医治疗应从个性化走向精准化 

周乾宪
2018-05-16 14:11:04

  中新社合肥5月16日电 题:加拿大华人中医师赵晓兰:中医治疗应从个性化走向精准化

  “个性化治疗是中医的传统优势,如果结合基因检测技术,建立精准治疗,能更好地达到‘上医治未病’的效果。”加拿大中医师赵晓兰近日在安徽合肥参加“2018国际中医药论坛”时对中新社记者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赵晓兰从医学院毕业后在云南昆明一家医院担任外科医生,从事西医治疗的她发现了中医的可贵之处,开始学习中医。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喻成一辆车,车坏了需要修理时,不能只用一把钳子,而要用到整个工具箱。”赵晓兰说,这个“工具箱”应该综合中西医的优点,西医是看症状治疗,而中医注重全身调理。

  她还说到,面对无法治疗的现代疾病,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优势,解决了不少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

  赵晓兰在赴加拿大攻读药理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多伦多开了一家中医诊所,接诊的病人中80%以上是西方人,不仅有当地居民,还有不少患者从英国、美国等地专程前来看病。

  “在海外,有的中医诊所开在地下室,或在自己家里随便找一个房间,没有正规的医疗环境,不利于被主流社会认可。”为了改善条件,赵晓兰从2005年开始,在多伦多大学旁边开设了新的健康治疗中心。

  针对在海外熬制中药不便的问题,赵晓兰在配药方面做了改进。她将每位患者的中药分类配制,包装成瓶,让外国人更容易接受中药。

  “海外行医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诊疗的全部过程,没有上级医师的帮助和其他科室的支持,单打独斗,非常考验中医师的诊疗水平。”赵晓兰说,“这就督促我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创新中打磨技术。”

  她认为,海外中医的发展亦离不开国内的土壤。近年来,赵晓兰一直寻求和国内中医界沟通的机会,回中国参加学术交流会,与行医多年的国内老中医切磋学习,希望为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创造机会。

  为更好推广中医,让中华医学文化的精髓落地海外,赵晓兰用英文撰写了中医养生三部曲,并被翻译成18种文字出版。她在《水上月晖》一书中介绍了中医形成的历史以及中医师如何靠其独特观察,对人的身体形成一种和西医不同的理解。

  “中医要在海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以有利于当地政府的政策为导向,以帮助政府改善民众健康医疗为目的,只有多赢的策略思维才能显现中医的医疗价值,抓住海外中医发展的新契机。”赵晓兰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子承父业很舒适,我们偏不

      1988年出生的项琬淇硕士毕业回国后,也没有选择去父亲的公司。她笑称自己是个“爱艺术、爱生活、爱折腾的文艺女青年”,在2014年年底开创了自己喜欢的母婴事业。

  • 剑桥女博士返乡种脐橙(图)

      彭阳选择了用奉节脐橙创业。她希望在家乡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路子,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能实现科学的管理,有技术的创新,更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