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刘庆义:与古琴结缘半个世纪(图)
//www.workercn.cn2016-10-13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刘庆义在演奏古琴

  66岁的刘庆义,是长航的退休职工,他少年时和古琴结缘,至今已经近半个世纪了。

  学生时代跟随名家学古琴

  刘庆义回忆,他接触古琴是在初中。那时他在武汉市第五中学上学,学校里有个中学生民乐队,还曾经在全国比赛拿下大奖。在民乐队里,刘庆义先学了古筝,后来被老师推荐跟随著名古琴家陈树三学习古琴。

  陈树三是武汉老字号中药店“陈太乙”的第二代传人,也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古琴家,他独创的“三线谱”将古琴谱转换成现代曲谱方便于后人弹唱,为古琴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幼时的刘庆义眼里,陈树三只是一位和蔼的老师:“老师对我们只有两个要求,坚持每天练琴,上课必须守时,不许迟到。每次练琴,老师都会告诫我们,弹琴的人心要正,心里不能有杂念。”

  刘庆义回忆,那时陈树三经常会在家里举行雅集,和众多琴友抚琴、吹箫、谈心,让年幼的他看得羡慕不已:“不太懂他们在讲什么,但心会跟随着他们的琴音走,感觉特别舒服。”

  可惜,“文革”开始后陈树三受到冲击,雅集没有了,古琴也差点被砸。但只要风头一过,陈树三会和学生们偷偷躲在房间里练琴,“幸好古琴的声音比较小,加上邻居们的掩护,在外面听不到”。后来,刘庆义下乡到黄梅,陈树三先生特意赠给他一张制造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古琴“爽籁”,嘱咐他好好练琴。

  在波涛中冥想古琴曲

  几年后,刘庆义招工回到武汉,成为长航的一名船员,可惜陈树三先生已经去世。刘庆义回忆,在船上条件很艰苦,没有条件弹琴。“14个人挤在一间船舱里,还有各种机器的声音,非常嘈杂,根本没办法弹琴。但是我可以在心里回忆那些琴曲,可能因为弹琴的人心里都很静。”在长江上,在海上,刘庆义在波涛中追忆着心里那些难忘的旋律:“看到无边的海面,我会想起《流水》《渔樵问答》《潇湘水云》;当船在岸边停泊时,看到江边的芦苇,我会想到《桐叶舞秋风》的意境,经常还会想到在老师家雅集的场景。”有一段时间刘庆义曾脱产学习,他恢复了苦练,于1980年参加了首届琴台音乐会,在古琴台演奏了古琴曲目,“那时武汉的古琴活动非常少,但特别热烈”。

  退休后,刘庆义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交给了古琴。今年9月,他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古琴工作室,带着四五个学生学琴。“感觉现在武汉知道古琴、了解古琴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年轻人,古琴的活动也越来越多。我之所以成立这个工作室,想传承的不仅仅是老师的技艺,而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古琴这种传统文化,把古琴传承下去”。(记者王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