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下一个十年,为了儿子和房子 49岁的他甚至想远赴非洲闯荡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从罗教树家出来,提笔写这位相识了11年的老朋友,我的心情有些复杂——

  49岁的罗教树越来越自信,他大胆设想背井离乡去非洲打拼三年赚几十万回老家;

  而他身体一直不佳的妻子唐伟秀怨言还是有些多,她觉得生活有些委屈。

  时间过得很快。

  这次和罗教树的见面,已经是11年来的第11次。

  到这一年,钱江晚报《跟候鸟一起飞——行进中的乡村年度档案》已经持续了11年。这11年来,我们记录了3个农民工家庭的苦难、艰辛、收获和感动。我们见证了他们靠双手努力挣来的生活,也体会着他们面对工伤、欠薪、留守儿童、夫妻分居的伤心尴尬和无奈。

  历史从来都不是只有宏大叙事。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始终坚持每年在春节前与罗教树们的见面。而这一年,我们跟踪记录的家庭发生了变化。除了罗教树,其他两个我们跟随了10年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鲜的85后。在城市寻梦的85后们身上有许多和父辈很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也许更聪明更灵活,在未来10年的生活变化中也许会有庞麦郎似的心境,也许会有类似马云的崛起。

  他们的故事又会是怎样?

  《行进中的乡村年度档案》第11季第一篇,还是从熟悉的罗教树开始。

  罗家所在的镇一年比一年繁华

  罗教树说过去一年他还算幸运

  在极寒天过后的那个晚上约7点半,我们到达罗教树在湖南湘潭中路铺的家。镇里变化不小,霓虹闪烁。几年前我们来时,晚上想找个地儿住都难,如今酒店饭店随处可见。

  去罗教树家的路上,原来空地上都是水坑,今年变成了停车场,小汽车比比皆是。

  三个小时前,罗教树也刚从湖南永州回到家。趁着这三个小时的间隙,他去门口市场上买了水果、点心和菜招待我们。

  刚坐下,橘子、南瓜子、杏仁和花生端上了桌;厨房里,妻子唐伟秀在忙活,鱼头、鸭肉、羊肉早就切好在砧板上,等着我们到了下锅。想来罗教树这一年的收成应该不错。

  饭桌上,罗教树果然笑眯眯地说:“去年形势不好,但我运气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罗教树是给工程做模子的,基本毛收入都在七八万之间,去年他的同行里有70%的人收入减半,一年所剩无几,因为没工程可以做。

  “往年我们是一个工程接着一个工程做,想休息几天都没时间。去年一开始就不太好,工价从去年的23元/平方米降到了21元/平方米,接着很多同行都没活干了,本来预期好的工地,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期开工。”

  罗教树运气不错,一年基本都有活干,但也被逼“流放”,过年前两个月在长沙没活干了,经人介绍到了湖南永州,回湘潭的家需要10个小时,而且活也不好做,年后他不准备去了。

  刘义钢是罗教树的邻居,他是承包工程的,俗称包工头。罗教树邀请他一起吃晚饭,说起2015年,他一脸严肃地摇摇头:“吃了一年老本。之前承包的工程,都迟迟开不了工。”

  我问罗教树,镇里那些车都是当地人的吗?他说:“绝大多数是在外地做生意的,在广州赚钱的最多。比如我的房东,在广州做液化气生意,赚了钱回家盖房装修,今年又买了车。”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