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亚运会:中日碰撞火花四溅

2018-08-21 07:59:56

8月20日,汪顺在比赛后。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8月20日,冠军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8月20日,林超攀在鞍马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丽莉 摄

  中工网雅加达8月20日电  亚运会正式开赛后,中日两国选手的直接碰撞成为赛场上的焦点。仅从两队优势项目游泳和体操的较量中,就或可一窥两年后东京奥运会的激烈竞争程度。

  体操

  中国拿下全能冠军 日本派出二队参赛

  今天下午,男子体操团体资格赛在雅加达会展中心举行。由于本届亚运会不设个人全能决赛,本场团体资格赛也是男子个人全能决赛。

  最终,林超攀以86.750分获得男子个人全能冠军,日本选手野野村笙吾以85.950分获得亚军,肖若腾以85.550分获得季军。

  出发前,队员大名单中,林超攀、邹敬园、孙炜、肖若腾、刘洋赫然在列。不过,中国体操队随后进行了微调。刘洋进入候补名单,邓书弟担任正选选手。

  与中国队尽遣主力不同,日本此次仅派出了一支所谓的二队参赛,人们熟悉的内村航平、白井健三并没有出战。“绝不能轻视日本队,他们几个主要队员在全能项目上都赢过内村航平,实力非常强。”中国男子体操队教练王红卫表示。

  不过日本队与中国队并不同组,中日只能隔空比拼。

  比赛开始后,在前两项中国队的强项双杠和单杠中,肖若腾、林超攀、孙炜都很好地完成了技术动作。肖若腾在双杠比赛中还得到了15.150分。但在自由操上,肖若腾和林超攀的得分都没有超过14.150分。跳马环节,中国队三名队员的有效分是42.600分,比日本队低。

  日本队的野野村笙吾在鞍马和单杠项目上表现一般,尤其是在单杠上还出现了失误,仅得到13.750分。不过,凭借其他小项的稳定发挥,野野村笙吾获得亚军。而在个人全能排名中,另外两位日本小将跻身前5位,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

  东京奥运会团体赛将采用4-3-3赛制,即只允许4人上场,每个单项3人参赛,全部计入总成绩。这就意味着,要想夺得分量最重的男子体操团体金牌,必须要有更多的高水平全能选手。

  游泳

  中国混合泳上有突破 日本胜在女子短距离

  游泳比赛今晚迎来了第2个决赛日。中国名将孙杨、徐嘉余、汪顺悉数出战。日本游泳队则在混合泳、蝶泳、自由泳项目上发力。最终在7个项目争夺上,日本队拿到4金3银1铜,而中国队斩获了3金4银3铜。

  中国队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中长距离自由泳上。尤其是孙杨的存在,这是中国队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最大利器。800米自由泳中,孙杨以7分48秒36的成绩领先日本选手将近5秒,收获个人在本届亚运会的第2枚金牌。男子50米仰泳中,徐嘉余以24秒75再次击败日本名将入江陵介夺金。而汪顺击败日本名将萩野公介获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当属大大的惊喜。

  而日本女选手的发挥也堪称精彩。尤其是名将池江璃花子连创两项女子赛会纪录,成为今晚最大的赢家。

  年仅17岁的池江璃花子近年来进步神速。今晚,50米蝶泳项目上,她以25秒55的成绩创造了赛会纪录。100米自由泳项目上,她的成绩为53秒27,离她创造的亚洲纪录仅差0.24秒。

  相反,中国在焦刘洋和刘子歌两位蝶后退役后,在该项目上一直没有特别出众的新星涌现,导致在该项目上无法与日本队抗衡。(中工网特派记者 袁浩)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苏炳添:最好状态迎战亚运,争取拿下金牌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20日亚运会出征仪式发言中讲到。对于29岁仍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苏炳添来说,雅加达亚运会的目标是以稳取胜,赢得金牌。

  • 池江璃花子女子50蝶破赛会纪录 王一淳摘银

    20日晚间进行的亚运会女子50米蝶泳决赛,池江璃花子游出25秒55夺冠,并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年仅13岁的中国小将王一淳紧随其后,以26秒03摘银。另一位中国选手林欣桐以26秒39获得铜牌。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在“大街”上实现创业梦

      从手持羽扇的萌版诸葛亮、佩戴月季头饰的卡通人物“宛小月”,到手绘版“南阳文化地图”“南阳美食地图”,与南阳文化相关的元素,都成为“渣小渣”和团队创作的主题元素。而一年前刚刚入驻创业大街时,“渣小渣”还只是一名为动漫杂志供稿的“打稿民工”。

  • 赵滔:从卖电脑的小伙到软件公司老总

      2003年7月,赵滔从湖南来到广东清远,白手起家,从电脑城打工起步;到自己卖光碟、电脑;再到成立清远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每一步都走得既艰难,又幸运。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