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2020,我们致敬英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12-31 09:41:37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潘旭涛

  12月31日,时间走到了2020年最后一天。回望2020年的中国故事版,大量笔墨凝聚成一个主题——“致敬英雄”。

  他们是抗疫英雄,是抗洪英雄,是抗美援朝英雄,是扶贫英雄……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泪目,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进。

  年终岁末,让我们重温他们的名字,回忆他们的故事。

  2月7日,四川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图为队员出征前宣誓。王 曦摄(新华社发)

  7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南康堤,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重舟一营官兵运送沙袋加固堤坝。

  毛一凡摄(新华社发)

  一

  谁能想到,2020年的春天,与冷风一同袭来的,是一场全球性大流行病。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月23日,处在“风暴中心”的湖北武汉,正式关闭对外通道。随后,全国各地4.26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王军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他们是防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一文的主角之一。1月26日,大年初二,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她和同事登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

  为避免母亲担心,王军红没有告诉母亲自己的行程。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母亲还是知道了,是邻居看到新闻后告诉她的。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是这场抗疫战争最大的功臣,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一文记录了支援武汉医务人员的日常:

  在长达6小时的时间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沉重的护目镜,两层口罩在防住口鼻的同时也阻碍了呼吸……为了节省防护服,入舱前大家不喝水也不吃东西,这样可以不用中途上厕所。为了以防万一,每个人衣服里都垫着纸尿裤。四五个小时后,口罩的带子勒到耳根的肉里,勒得耳朵生疼、颧骨胀痛……

  在英雄的城市里,到处是英雄的故事。主动请战的建设者是英雄,日夜奔忙的快递员是英雄,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也是英雄。2020年,中国故事版书写出厚厚的抗疫英雄谱。

  2月4日,天空飘下雨丝,武汉迎来一个湿冷的清晨。先期参加援建的中铁四局29人集结完毕,准备赶往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施工现场。

  碰面后,大家话很少。一对视,看到的是彼此灼灼的目光。出发前,所有人一致决定,签下请战书。

  这是《武汉“方舱医院”是如何建成的》一文中描写的场景。

  “写下名字的那刻,心里有义无反顾的力量涌出来!”中铁四局机电公司武汉分公司安全总监王洪雷说。

  3天时间建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十余天时间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再次令世界赞叹。

  陈冲是武汉当地一名美甲师,《“武汉是我家,一起来守护”》一文记下了她的故事。疫情发生后,她加入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为战疫前线运送物资。

  第一次运货,她一夜跑了160多公里。到了放货地点,车门一开,人群涌上,大家七手八脚地往下卸物资。“那时候防护服最紧俏,哪怕一件也是宝贝。”陈冲原本给自己留了一件防护服,想着运送东西的时候穿。“我把最后一件防护服还是留给了医生。他们比我们更需要!”陈冲说。

  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关闭离汉通道后的76天,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的春天是寒冷的,但人们的内心是温暖的。“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这句流行语,让无数人眼含热泪。

  《抗疫一线的青春力量》记录下这样的故事:疫情发生后,武汉快递小哥贾胜治更忙了,他要把全国各地寄来的爱心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上。有的捐献物资里会特别备注“给快递小哥”,有一次,他发现一盒口罩的面单上写着:“小哥辛苦了,这是给你的,一定注意防护,致敬!”

  即使身处海外,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抗疫语言传递强大精神力量》一文写道:一位在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收到了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发的健康包。这份特殊的关怀,是用人民日报海外版包裹着的。礼包里除了抗疫物资,还有一张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共享与合作是最好的药方”》一文报道了援外抗疫的故事。

  “砰砰砰……”听到远处传来阵阵枪声,陈淮没有惊慌。他继续与对面的当地放射科医生交流,讲解CT检查新冠肺炎的要点。

  陈淮来到伊拉克已一月有余。他是广东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3月7日,他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的志愿专家团队一行7人,从广州飞赴伊拉克巴格达,支援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大量感人故事一再证明:在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1 2 3 4 共4页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