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军事

依法治训何以为“治”

何 俊
2020-01-07 09:30:34  来源:解放军报

  古往今来,军必有治,以治为胜是任何一支军队发展壮大的精要所在,是保证能打仗打胜仗的必备条件。强军必兴训,兴训必依法。当前,随着实战化训练热潮的持续掀起,部队实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实战化训练能否长久坚持、长效落实,防止“三分钟热度”,还需从法治层面予以规范。

  依法治训,有法是前提。良法方能善治。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许多制约军事训练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正在被破除,但影响军事训练的矛盾问题仍有不少,尤其是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和制胜机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军战斗力建设和军事训练创新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矛盾问题亟须破解。必须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强化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理念,对照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建立起一套与时俱进、完整配套、与打仗标准无缝衔接的训练法规体系,使训练法规与使命任务相统一、与作战条令相衔接、与能力需求相适应,确保军事训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依法治训,敬法是关键。训练紧贴实战,必须遵循训练规律科学施训,按照训练标准严格施训,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施训。但有的单位将训练法规束之高阁,少数单位对新装备、新课目训练热情高,对老装备、老课目训练得少、不愿意训;也有少数单位脱离大纲,另起炉灶,训练随意性大;还有少数单位超越实际搞“创新”,超越标准搞考核,超越阶段搞检验,导致训练脱纲离谱。无视法规制度施训,训练就容易“跑偏”,就难以保证效益。这就要求“关键少数”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养成“与法对表”的行为习惯,自觉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自觉维护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依法治训、按纲施训贯穿于军事训练始终。

  依法治训,学法是基础。有的官兵知法不深甚至不学法规、不看教范,仅凭经验训、靠习惯练,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影响了训练质量。纠正这一问题,学法是基本途径。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依法教学组训、依法检查指导、依法考核评定、依法组织保障的观念;全面系统学,原原本本学习训练法规,熟知基本内容,理解内涵要义;突出重点学,结合任务需求、区分层次学习相关规定,掌握必备知识;深入准确学,细研标准规范,把训什么、怎么训、谁来训、训到什么标准等问题学深悟透,推动训练步入法制化轨道。

  依法治训,用法是重点。根治训不涉险、险不练兵的积弊,纠治粗训偏训漏训跳训的问题,改进训风演风考风,“用法”方能有力、方能长久。要将训练法规作为实战化训练的基本遵循,落实全员全装全时要求,把构成作战体系的各单元、各要素、各平台训全训实。深入研究作战对手,把与谁打仗、在哪里打仗、怎么打仗等问题搞清楚,用实战来牵引训练。严肃训练作风,克服念稿子、背台词、走程序,纠治基础训练不落实、战术训练走过场、不按实战抓训练等问题。严格执行纪律,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违规违纪问题,营造真抓实训的良好氛围,弘扬依法治训正能量。

  依法治训,守法是保证。“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法规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执行就会变成“稻草人”“纸老虎”。要严格按照法规落实训练,自觉克服“以前怎么干现在就怎么干”等盲从行为和经验行为,不能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要严格按训练法规抓指导,法规制度规定抓什么就抓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标准就抓到什么标准,提高指导的质量效益。要发挥官兵主观能动性,把依法治训的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队、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切实在依法治训中提升实战化水平,夯实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基础。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劳动者讨工资须遵循法律边界

    又是岁末年初时,如何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又成了一部分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下5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别因方式不当导致讨薪未果,还招来如下五宗罪过。

  • 文学创作应更多向工人题材与工人形象倾斜

    工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的精神是高尚纯净的,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应该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