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葛慧君
//www.workercn.cn2016-01-25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创新方式方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一重要论断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定政治立场,也要深刻把握时代环境的变化,创新方式方法,更接地气、更顺应时代、更有成效。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当前,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课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课程内容上空洞乏味、形式上陈旧落后,严重制约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教材编好、把师资队伍建好、把课讲好,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一是编好教材,创新讲授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更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二是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形式,变说教为说理,变灌输为互动,把课上好上活;既加强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做到入脑入心。三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研究、实践和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塑造人的思想品格、提升人的人文修养、陶冶人的道德情操。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能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力量,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软件上;不是造几个景观这么简单,而是要提炼大学的精神气质,弘扬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使校园环境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达到和谐统一。比如,通过校训、校歌、校风的凝练和传扬,让青年学生感受先辈创业的艰辛历程,培养知恩感恩、追比先贤的精神品质。再如,通过开展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竞赛等活动,培育学生尊师重教、注重礼仪、团结互助、友爱他人的思想品德。

  推进高校网络空间建设改革创新。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是我们解决“本领恐慌”的迫切需求,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领域、师生学习生活的新空间、高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善于运用互联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为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要注重互联网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培养,减少说教式、灌输式语言,加强互动性,引导师生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空间。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把互联网建设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健全平台机制

  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把这一要求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健全和完善平台机制,为加强师风建设和立德树人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宣传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而且应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高校各个部门、所有高校教师的共同责任。要构建大思政工作机制,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协同演奏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乐章。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高校党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努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统一领导、权责清晰、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形成专业教师、学工战线、群团组织协调分工、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

  夯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夯实平台。一要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两个阵地相互呼应、协同运作的平台,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二要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工作。充分发挥学工部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做到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学生工作中以德立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三要统筹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管理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和鼓励每一位老师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教育人、引导人,也离不开关心人、帮助人;既要靠讲好道理,也要靠办好实事。应通过各种保障机制的构建,切实解决高校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同时,健全和完善各种配套机制,增加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此外,还应严肃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切实贯彻“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决不允许突破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的现象在高校课堂上出现。

  (作者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 2 共2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