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语言文字使用存在不规范、滥用、乱用现象,值得注意——
从错用“位”字说起
崔树义
//www.workercn.cn2015-08-10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当今社会转型,传统文化面临挑战,母语文字意识淡漠的大环境下,语言文字使用领域的无序化、草率化以至娱乐化等不规范、滥用、乱用现象,无孔不入,且从口头到文本,从民间到官方,从偶例到常态,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年来,错用“位”字的现象频现。从笔者观察到的情况看,错用“位”字的语境,涉及用“位”指称犯罪嫌疑人和已被判刑的罪犯,贪腐高官,道德败坏分子和公德无良人员,影视剧中敌特形象,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战犯等多类人员。如:“又一位外逃人员犯罪嫌疑人”,“那位扮成张树荣的特务”等。尤其是,用“位”表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如:“关东军的各位官员”,“东宫铁男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这两位军国主义者”,“松井石根这位侵略南京日军的指挥官”,“14位甲级战犯”等等。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中国自古作诗为文讲“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之道,据此引伸,亦当有“不以文伤情”之德。

  汉语语法中用于表示人的量词通常有位、名、个等。而“位”为“敬词”(《辞源》),“含敬意”(《辞海》),如诸位,各位,其褒义显然。“位”字滥用错用,在当今语言文字乱象中,也许仅是“九牛一毛”,但这“一毛”绝非寻常,不可等闲视之。当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层面时,这“一毛”便可能刺痛着亿万国人的心和神经,伤害着中华民族的感情与尊严,亵渎着中国汉字的仁德内涵。日本军国主义者和道德败坏分子,何配以“位”敬之?试想,曾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人民,各类犯罪的受害者及其亲人,每当耳闻目睹对他们的加害人竟用“位”字敬称,心何以平,恨何以消,情何以堪!一“位”之错既害辞,更伤情。

  今天传媒网络飞速发展,受众动辄以亿万计,一字之误,其影响流弊不可低估,尤其对广大青少年。鉴于今年正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一些电视广播媒体正在制作和播放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各类影视作品。建议并呼吁有关部门对正在制作的作品严格把关,以免讹误继续流播。

  说到文字推敲斟酌、一丝不苟的功夫,古今中外无数前贤大家给我们树立了不朽的楷模和丰碑。比如,臧克家同志为增强诗意,总是“从无数可以备用的词汇里去严格挑选那最合适的一个,把它放在最恰当的地方”。我们不妨试试。(作者为国家体育总局退休干部)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