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延迟退休要小步慢走区分对待
//www.workercn.cn2016-07-26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延迟退休年龄,如何延、何时延,一直受到各方关注。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这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多多听取各个群体的意见,把方方面面的诉求考虑其中,让政策落地能够更稳更扎实。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将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以推行

  主持人:延迟退休的政策方案其实已经研究多年, 2008年人社部就已开始研究延迟退休方案。此次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使得此话题再升温。延迟退休是基于怎样的现实?

  张敬伟: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促使退休政策要关切社会现实,通过延迟退休缓释老龄化社会的压力。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步伐在加快,程度在加深。现在的退休政策是在人均寿命较低和人口红利充裕时制定的,随着时代的变化,退休政策也要与时俱进。这是延迟退休政策提上日程的直接原因。延迟退休,既可增加职工缴纳养老金的年限,亦可延缓养老金支付的时间,可谓开源节流双管齐下。让60岁以上的职工能够尽可能地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这也为老有所养、所乐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物质基础。

  延迟退休也是全球性举措。无论西方国家还是新兴市场,都实行各有特色的延迟退休政策。

  王静岚:延迟退休年龄是适应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10年已达到74.83岁。因此,需要通过改革退休年龄来适应这种变化。

  延迟退休年龄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按国际标准衡量, 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目前我国有2亿多老年人口,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多人, 占总人口的1/3, 快速发展的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将延迟退休年龄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加以推行。

  李长安: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压力。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不仅来得早,而且演变速度快。在实行严格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就从过去“劳动力无限供给”进入了劳动力“刘易斯拐点”的阶段。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开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尚不足二十年,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在退休的时候尚未交过养老金,需要现在尚在工作的劳动力供养。此外,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如今人们的身体更为健康,人均预期寿命有了极大地提高,也是实行延迟退休政策的一大背景。

  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影响有限

  主持人:延迟退休预计会从哪些方面给社会带来影响?

  张敬伟:延迟退休带来的社会影响,还是利益问题,譬如养老金缴纳和养老金领取是否符合心理预期,自己是不是吃亏了;还有一些年轻人担心影响就业和职业发展空间。

  毋庸讳言,延迟退休会使人们多缴纳养老金,但多缴纳养老金的同时,也会获得更长的在职工资待遇。此外,延迟退休会增加缴费时间和缴费基数,退休之后的基础养老金数额不会减少,只能增多。

  对于年轻人,延迟退休确实导致老人占位而影响青年人就业,但是,延迟退休和年轻人就业不是简单的数学加减法,而是辩证的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在老职工的传帮带下,年轻人的事业发展会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亦可倒逼青年人从事更具开拓性、创造性的工作,打造新兴产业。

  李长安:延迟退休政策,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养老金的压力,保障我国养老体系的资金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延长我国的“人口红利”,延续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是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最主要动力。目前社会上最担忧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延迟退休“划不来”,这一点早就被人社部门通过精算证明是个伪问题。其实只要想到一点大家就会明白,即在岗总比不在岗挣得多。二是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阻碍年轻人晋升。应该说从局部、从某些个体来说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如果考虑到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下每年退休人员仅为300多万,而且很多新兴行业还都是以年轻人为主的话,其实这种影响是很小的。

  王静岚: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一年延迟几个月,总体对就业影响有限,而且这种影响会分散到各个行业,因此对就业不会构成大冲击,也不会形成青年的就业难。实际上,有更多的年轻人就业是进入新发展行业,青年的就业机会主要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但延迟退休对大龄劳动者特别是技能单一的大龄女性劳动者就业有一定影响,对此,需要开发更多的适合岗位,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政策支持这些劳动者就业,也需要加强对大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小步慢走,逐步到位;区别对待,分步实施

  主持人:在延迟退休政策政策设计和思路遵循上,您有何建议?

  张敬伟:一是小步慢走,逐步到位;二是区别对待,分步实施;三是预先公告,做好共识。延迟退休,不是单向的权利减少或个体的义务增加,而是老龄化社会语境下个体权利和公共利益必须平衡兼顾的现实政策选择。

  李长安:目前延迟退休政策已经呼之欲出了,但依然有许多前期工作需要好好准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向民众详细阐述实行该政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误解。根据劳动者不同群体的特点,根据工种的特殊要求,实行有差异性的延迟退休政策,不搞“一刀切”。

  要渐进延退,这一点人社部门已经多次重申过,也就是一旦实施的话,一年仅延迟几个月,用数年的时间逐渐延迟到目标年龄。对于民众个人来说,不要去轻信网络上一些不实的言论和不科学的测算。总之,延迟退休政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主持人:尹传刚(深圳特区报评论员),嘉宾: 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敬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王静岚(法律学者)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