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职工视角

想生二孩,问题是谁带?

2016-03-04 09:04: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针对生育保障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在今年的提案中,就建议将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制度,让生育保障全民覆盖。

  朱列玉也建议国家应规定生育保险为强制性购买保险,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根据企业生育保险申领情况,给予企业税费减免,填补产假员工替代人手的工资,以补偿企业付出的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表示,二孩谁带不单是一个抚养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社会保障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落实响应的配套政策,来减轻家庭、妇女的生育负担和压力。

  “二孩政策的推进落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兆安建议,为配合放开“二孩”政策的落实,建议在个人所得税制方面有所作为,也就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的时候,增加扣除生育费用的一些项目,实行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多地已推出二孩政策,并推出相关配套政策。今年2月,上海市人大审议通过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30天,也就是说,女方共能享受生育假128天,而配偶的陪产假也由3天增加到10天。山东省则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不分孩次,除劳动法规定的90天产假外,均增加产假60日。

  在同为妇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成平看来,“放开二孩”与“老龄化”都是社会现实,涉及民众切身利益,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发,协调多部门解决,“这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

  “纠结二孩‘生’与‘不生’,主要还是由于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妇女生育缺乏足够支持。”孟晓驷总结道,要使二孩政策真正起到“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成果,需要了解中国家庭的需求,必须在帮助女性平衡就业与生育上下工夫。

  针对当前3岁以下幼儿的公共幼托服务匮乏,孟晓驷提出,要加强对公共托幼服务的职业培训和政府监管,为家庭提供更多安全、普惠、负担得起的公共托幼服务,比如完善0~3岁幼儿的公共托幼设施及服务。对入托难的问题,洪天慧委员提到要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的力度。“生育保险、社会保障都是国家下一步应该完善的配套政策。”她说。

  朱列玉也建议,应提前谋划布局幼儿园和小学建设,确保不会出现入托难、入学难等问题。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发展普通家庭可以负担的公共托幼服务,缓解家庭压力。在具体做法上,政府可以把义务教育下移一个阶段,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与幼教(3~6岁)设施,包括减免税费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创办、鼓励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创办和国家公费资助兴办等,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从而有利于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更长远地为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丁菲菲 周凯 程盟超)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