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公告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9-12-23 16:58:07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各全国产业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书记处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19年10月30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总工会深化改革创新的部署要求,推动工会资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突出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充分发挥服务职工群众的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公益性服务性。始终以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根本标尺,牢牢把握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这一根本要求,坚持工会资产以广大职工为服务对象,坚持工会资产服务职工的主责主业,努力为广大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工会服务职工体系健全完善。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工会资产公益性服务性政策不落实、有效供给不足、监管体制不健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工会资产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思维,做好整体谋划,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做到让考核为刚性、向管理要效益、靠制度保落实、用改革增活力、以发展树形象,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于工会资产工作全过程。

  ——坚持分类施策。在全面发展各级各类工会资产的同时,坚持以职工文体教育、职工疗休养、职工互助保障三大服务领域资产为发展重点,分类施策,破解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难题,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和服务职工的能力。

  ——坚持创新发展。围绕实现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明确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改革,鼓励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立足于“稳”,着眼于“进”,依法依规推进工会资产的监督管理和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做到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努力实现工会资产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二)发展目标。

  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包括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工会企事业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总目标是实现工会资产产权清晰、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益良好,做优做强工会资产。做优,就是要实现优质服务、优良业绩、优美环境、优秀队伍;做强,就是要实现主业突出、制度完善、运行高效、管理科学。

  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工会资产实现科学配置、规范使用、有效运营、全面监督。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工会资产不动产权登记率逐步提高。工会资产监管体制更加完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监管效能不断提高。

  工会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宏观上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推动工会企事业聚焦主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加快发展,不断提升工会企事业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工会企事业资产总额和总收入逐步提高。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灵活高效的资产运营机制得到健全,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工会资产服务品牌。

  二、完善指标体系

  (三)社会效益指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社会效益指标主要体现在:当地党和政府把公益性工会事业资产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主管工会把工会资产工作纳入本级工会中心工作;构建联系基层、服务基层的平台和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行业评价较高;获得上级奖励或表彰,品牌示范作用发挥较好;聚焦主责主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高;服务活动覆盖面较广,职工普惠受益;基层工会和职工满意度评价较高等。

  (四)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体现在:行政性资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纳入财政或工会经费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收支基本平衡,资产保值增值,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企业经营类单位在人均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率、净资产报酬率、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基本达到市场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明确政策体系

  (五)落实党和国家公益性服务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源头参与和法律政策协调力度,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对接,把工会资产工作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形成推动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充分利用向党委汇报工作、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小组等机制和平台,推动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和政策规定。积极争取同级政府把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纳入当地公共文化、卫生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推动把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等工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六)完善工会资产资金保障机制。推动构建财政资金支持与工会经费合理保障相结合的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在政府给予补助的同时,根据单位性质、运营模式、建筑规模、财政保障政策等情况,把工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日常运营费用、公益活动费用列入本级工会年度预算,保障其充分履行公益服务职能,实现公益性支出稳步提升。采取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工会资产服务阵地承办职工文化体育、教育培训、疗休养、互助保障、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活动,加快工会资产服务阵地基础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和升级,加大对下级工会所属的工会资产服务阵地扶持力度。鼓励工会企事业单位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以赞助、捐赠、冠名等形式参与公益活动。

  (七)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工会资产“统一所有、分级监管、单位使用”监管体制要求,坚持一级管一级,压实各级工会监管主体责任,强化工会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管住管严管好工会资产。健全工会资产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责任部门,落实监管职责。省级工会、省会城市工会以及工会企事业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市工会,要健全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其他市、县级工会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明确资产监督管理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坚持把统一监管和分类监管相结合,实行工会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条件成熟的可探索集中运营、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完善工会资产监管制度体系,落实工会行政事业性资产和企业资产管理有关制度。建立健全工会资产监管工作责任制,重点抓好本级和下一级工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与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审计等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提高工会资产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

  (八)创新工会资产运营机制。健全工会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工会资产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动工会企事业单位成为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法人主体。坚持和完善公益导向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各自的作用和价值。以推进工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积极稳妥推进工会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推进工会企业改革,在生产经营、劳动用工、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与工会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使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九)构建工会资产高质量供给体系。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推进工会资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和优质服务,提高工会资产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入挖掘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工人疗休养院、职工互助保障组织、职工学校、海员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工会资产特有名称的品牌价值,打造一批服务品质优良、广大职工认可、社会影响广泛的工会资产特色服务品牌和服务阵地集群。

  四、构建标准体系

  (十)遵循国家标准。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强制性标准,推进各领域工会资产实现手续完备、证照齐全、服务达标、管理规范。细化实化各级工会主管责任和工会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各项标准。

  (十一)明确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构建具有工会特点、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工会资产行业标准体系和业务规范,实现标准统一、有效供给。加强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职工互助保障组织等工会资产服务阵地的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建设工作。

  五、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体系

  (十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会资产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工会资产基础数据库,实现资产管理工作信息化。积极探索工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工会财务系统、经审系统、预算系统的相互对接,实现资产管理数据共享。 把信息化建设与资产统计、资产清查等基础工作结合起来,创新统计方法,完善统计规范,实现统计动态监测。

  (十三)完善工会资产统计制度。落实工会资产统计制度,合理设置统计指标,健全反映工会资产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统计分类标准。把握统计数据上报、审核和分析的重点环节,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控,督促调查对象依法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十四)强化资产管理数据分析和应用。加强工会资产管理信息分析利用工作,为管理决策和编制部门预算等提供参考依据。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做好专题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和咨询服务,推进资产管理数据由“数库”向“智库”转变。

  六、强化考核体系

  (十五)建立工会资产监管工作指导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县以上工会每年向上一级工会报告工会资产工作情况的制度,规范报告内容和程序,强化报告成果运用,充分发挥报告的对下指导评价作用。围绕实现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目标,把监管机构建设、资产运营、公益性政策落实、制度制定和执行、重大事项报批等情况纳入报告内容,重点体现工会资产产权登记率、工会企事业资产保值增值率、收入增长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指标实现情况等。

  (十六)强化工会资产运营绩效和经营业绩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工会资产运营绩效和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责任体系和评价体系,突出分类考核和差异化考核。根据工会企事业单位的不同功能和类别,合理设置考核权重,科学确定差异化考核标准,提高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导向性。根据工会企事业发展情况,逐步将激励考核、高质量发展考核、经济增加值考核等纳入配套考核。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强化考核刚性约束,逐步把考核结果与工会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薪酬挂钩,并作为干部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七、加强组织领导

  (十七)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工作全过程。县级以上工会党组要切实履行领导责任,把推动工会资产高质量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要把党建工作列入工会资产工作考核指标,促进党的建设和工会资产工作深度融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三重一大”事项提交党组会议研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资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确保廉洁从政、廉洁从业。

  (十八)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工会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严把政治标准,把政治强、敢担当、善管理、业务精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加强工会资产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合理设置岗位,逐步提高工会企事业单位专业人才比例,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配备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鼓励通过挂职、兼职、选调、合作、共建等方式汇聚和使用人才。加强工会资产监管工作队伍建设,实现监管机构人员数量、结构、素质与工会资产工作任务相适应。积极实施工会资产工作干部培训计划,加大工会资产监管干部和工会企事业负责人培训力度。畅通工会资产人才队伍流动通道,采取引进、上挂、下派、外派等多种方式,为工会资产工作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环境和平台。

  (十九)加强统筹协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工会及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各级工会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组织、财务、经审及有关业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健全县以上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向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报告工会资产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对工会资产的审计监督作用。

  各省级工会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认真抓好落实。各地工会对本意见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全国总工会。

来源:中工网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