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直飞越南的航班。
孙佳鑫摄(人民视觉)
中欧班列通过满洲里口岸。
戎景斌摄(人民视觉)
中远海运集团运营的全球首艘第二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
资料图片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的隧道。
奚 望摄(人民视觉)
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海域,中交疏浚4艘大型挖泥船同时施工。
宋海展摄(人民视觉)
“道路通,百业兴”。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前提;设施联通是合作的基础。5年来,交通、能源和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之一,陆上、海上、天上、网上的联通正逐步从愿景变为现实,引领着瓶颈的突破、发展的升级与合作的深化。
跨越时空阻隔,交通网络不断扩容。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9000列;每周4500个直航航班把通向43个“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空中丝路”变成热线……过去,面对路途的遥远和交通的艰难,古人曾发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感慨,如今,长路蜿蜒千万里,将东海之滨的商品跨越数十个国家轻松送到欧洲腹地。
谋求互利共赢,能源合作日益深化。中缅原油管道投用,中俄原油管道复线正式投入使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按计划推进……一项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相继落地,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
共抓时代机遇,信息通道更趋成型。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在积极参与170多个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国还努力推进东非信息高速公路、亚太信息高速公路等多边合作倡议,力求缩小数字鸿沟、共享发展机遇。
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直接造福“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让各方真切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还能促进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长远合作,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编 者
“中国建造”享誉海外
记者 陆娅楠
镜头
“和过去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吉布提乘客阿卜杜已经是第六次乘坐亚吉铁路列车前往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之前到德雷达瓦只能坐公共汽车,路况不好,一趟得18个小时。现在乘坐舒适的列车,4小时就能抵达。”
由中国铁建中土集团实施并牵头运营的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长约750公里,是非洲大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和距离最长的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在非洲建成的第一条集技术标准、设备、融资、施工、监理、运营和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
今年1月1日正式商业运营以来,亚吉铁路备受青睐。今年上半年,亚吉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5万人次,运输集装箱超1.7万标箱,成为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的客货运输大动脉。“我为埃塞俄比亚能有这样一条铁路感到骄傲。”德雷达瓦大学在校学生特斯法尔说。
不仅两国民众点赞,亚吉铁路还成为不少代表团的考察必选线路。6月15日,欧盟、法国、尼日利亚等驻非盟外交人员乘坐列车考察了亚吉铁路及沿线工业园建设情况。
亚吉铁路是“一带一路”建设设施联通的一个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正加快建设,“中国建造”享誉海外。
“中国建造”坚持合作共赢,送上创新礼包。2017年12月21日,泰国首条高铁——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建。“泰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二次铁路科技革新,让泰国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将带动区域经济圈的发展。我对中国高铁技术非常有信心。”泰国交通部长阿空说。
“中国建造”重视当地就业,培育本土人才。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是“一带一路”建设首批落地项目。施工高峰期在项目工作的巴基斯坦员工达3000多名,还有100名参与运营维护的巴籍员工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免费技术培训。
“中国建造”尊重当地文化,传递绿色理念。中国路桥修建的蒙内铁路马林贝蒂特大桥,桥高8—29米,长颈鹿也可以悠然穿行,全程共设置野生动物通道14个,还在小河沟等低洼处设置涵洞方便斑马等动物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