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又暖心,这些毕业礼物留住大学最美时光-中工教育-中工网

教育

升学考试

硬核又暖心,这些毕业礼物留住大学最美时光

2020-06-19 11:33: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6月19日电(记者吴晓颖)嵌有自制芯片的钥匙扣、个人专属香樟叶书签、刻有个人名字的纪念印章 ……又到了栀子花开、各奔东西的季节,各高校纷纷为学子送上惊喜。这些毕业礼物或洋溢温情,或富有创意,或独具个性,让这个不平凡的夏天,充满难忘的记忆。

  为弥补今年“特殊毕业季”没举办系列毕业活动的遗憾,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为该院2020届375名本硕博毕业生定制了毕业印章和毕业T恤。

  这份礼物是毕业班同学们共同参与设计的。印章上,正面刻有四川大学校徽、校名及“2020届材料学院毕业纪念”的字样,背面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底部是每位同学的名字。

  “对暂未返校的毕业生,学院会把这份礼物邮寄到他们手中。”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余鹏飞说,愿川大学子不管走到哪里,都与母校“心心相印”。

  对四川农业大学的一些毕业生来说,母校食堂的美味菜肴令人难忘。今年,四川农业大学的食堂师傅们特意为毕业生准备了毕业季套餐。套餐有两种菜品,价格均不到十元,有干锅兔和鱼香茄子组成的“大展宏图(兔)”套餐,还有茄汁鱼和蒜泥豇豆组成的“无与(鱼)伦比”套餐。每位享用毕业套餐的毕业生,还能获得食堂免费赠送的一只印有学校校名的纪念碗。

  在电子科技大学,该校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届本科生在朋友圈里“晒”了一波硬核毕业礼物——一个嵌入了一枚2.8mm×2.8mm芯片的正方形钥匙扣。

  钥匙扣里的芯片是同学们在一条龙IC综合实验课程上流片后做出的成品,也是他们在大学里设计的第一枚芯片。流片是将设计的电路图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步骤制造成芯片的过程。

  “去年院里就开始筹划送给首届毕业生一个难忘的毕业礼物。最后想到学生们在IC综合实验中自己设计了芯片并进行流片,就想将这一枚枚见证了大家心血和汗水的芯片做成礼物送给他们。”电子科技大学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张万里说,希望这枚钥匙扣,能让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记起那个在大学期间脚踏实地、辛苦耕耘、从未放弃的自己。

  “红砖青瓦,廊亭外。送君西山别,白云相伴,祝一路平安。”“一念至简,是真,就会触动童心,教育就会有奇迹。”……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2020届357名本科毕业生每人收到一枚香樟叶书签,上面写着老师给学生的专属“情话”,送出礼物的是该院毕业班班主任杨川林。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她的读书史。”看到书签上这句话时,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2016级毕业生童丹特别感动。她经常和杨老师交流读书心得,没想到老师这么有心,毕业前夕特意送给她这句话。

  制作香樟叶书签看似简单,但很花时间,杨川林制作这300多枚书签用了两个多月。他在校园里挑选从古香樟树上刚落下的叶子,清洗后,在1至2小时内完成书写。在树叶上书写完毕,待墨迹干后,书签要放在书里压制,7天后再塑封。

  在每片香樟叶上写文字时,杨川林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写下寄语。小小书签上有诚挚的期盼与祝福,有充满童趣的诗歌,有记录师生点滴的故事……

  “学校北湖校区有很多香樟树,每年都有校友带着孩子在香樟树下拍照留念。香樟树不仅承载着很多校友的青春记忆,也承载着学校厚重的历史。”杨川林说,之所以送同学们这份礼物,是希望他们永远记住母校,像香樟树那样扎根一方,坚韧挺拔,绿荫如盖。

编辑:卢云

图说教育

  • 高考冲刺进行时

  • 教育扶贫 点亮希望

  • 助学雅安

职教天地

  • 宁波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为城市赋能

    今年3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的16名毕业生与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正式签订就业协议,开启了校企战略合作实施“双千计划”——为企业输送智能制造千名毕业生、助推企业实现千亿产值的重要一步。

  • 天桥岭林业工会助力职工圆梦大学

    今年以来,在天林公司工会组织下,该公司共有21名一线职工经过吉林省成人高考统一考试,分别被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的14个专业录取。

教育论坛

  • 淡看毕业的遗憾无惧就业的挑战

    毕业和就业,但是对于今年的毕业生来说,他们不仅要面对毕业的遗憾,同时还要迎接就业的挑战。

  • 给能工巧匠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技在身,走遍天下。拥有过硬的技术素质、高超的技能水平,是成为工匠的“硬指标”。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每个技工增强主动学习和岗位成才意识。

名人坊

  • 手握焊枪担重任

    在罗会顺看来,“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要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不断积累经验,就能成为行业里的“领头羊”。

  • “辣椒”院士邹学校

    邹学校研究辣椒已经四十多年了。他说:“我这一辈子的科研,就是在一个小小的辣椒上,不停地选育新品种,满足农民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求。”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