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旅行

美宿

山矾 此是春风第一花

2020-05-11 13:39:5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七里香风远,山矾满岭开,野生人所贱,移动却难栽。

  山矾花开得极早,山野之间冬雪未化的时候,山矾便开放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中,山矾为大寒的第三候,大寒之后便是立春,所以山矾应当算是真正的迎春使者。

  不过,在二十四番花信风里,山矾花算是一个另类,有一种真名士自风流的味道。山矾在中国南方分布极广,不过要说它常见,却又给人以陌生之感,大多数人对这种花卉并不太了解。山矾的名字听上去极为平淡,就算有人听说过这花名,它的形象也总是不太清晰。

  山矾花有5瓣极为低调的白色花瓣,小巧精致却极不醒目,反而是花朵里的雄蕊极有特色,数十枚略显张扬的花蕊围绕着一枚纤细的柱头,花丝如玉,花药明黄,如果细看,还会发现这数十枚雄蕊的花丝基部合生在一起。山矾属的拉丁属名Symplocos,最早来自于希腊语,本意便是扭在一起。

  单朵的山矾花没有什么华丽醒目的色彩,也没有让人一见惊艳的花姿花容,不过山矾花虽小巧花量倒是极大,成千上万朵小花一起开放时也极为壮观。山矾花极香,隔着老远,整个山谷都能闻到山矾花清香扑鼻的气息。山矾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早春时节一树花开,瓣白蕊黄,层层叠叠,如霜胜雪,引得无数蜜蜂嘤嘤嗡嗡绕树翻飞。因为花香怡人,所以山矾又有七里香和春桂的别称。

  壹 染紫为黝

  在带来春天的二十四种风信花卉中,唯有山矾始终远离城市甘居山野,花名就带着离世出尘的洒脱味道。在宋代以前,山矾一直隐于山野寂寂无名,或是因为花容姿色并不算惊艳,果实也相貌平平更不可食,宋代之前少有文人墨客会为它吟诗,山矾并没有成为古代园林的观赏栽培植物。在民间,人们常称它为“郑花”、“椗花”或“玚花”。

  虽说山矾难入士人之眼,不过中国印染工匠们却对这种早春开花的植物情有独钟。在中国南方,山矾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印染原料,人们会收集这种树的树叶用来染色。而“郑花”的植物之名,其实是来自于另一种和山矾并没有什么关系的植物柘树。很早以前,中国的工匠们便使用柘树来染黄色,以柘染出的黄色被称为“柘黄”,而这种色彩却极为尊贵,是“天子所服”,为皇家才能使用的专属色彩。而山矾同样是印染的重要原料,山矾叶可染黄亦可染黝黑,于是人们便将这种植物以“柘花”相称,唐代李延寿著有《南史》,考证“荆俗讹柘为郑”,当时荆楚之地“柘”与“郑”同音,而江南又讹郑为玚,久而久之,这郑花和玚花之名便传开了。

  黝色是紫黑之色,这种色彩在宋代极为流行。南方的工匠们以山矾叶烧成灰后,可以染出这种令时人艳羡的黝紫色。宋人王栐在《燕翼诒谋录》中记载:“仁宗时,有染工自南方来,以山矾叶烧灰,染紫以为黝,献之宦者洎诸王,无不爱之,乃用为朝袍。”除了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植物染色材料外,山矾在传统的民间染色工艺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充当媒染剂。山矾叶含有铝和铁等元素,烧成的草木灰能够代替明矾等化合物,于是便可以不借助明矾而帮助其他染料更好的着色,借助山矾叶,古代的工匠们便能将织物染出更为鲜艳明亮的色彩。

  贰 山谷门生

  高节亭边竹已空,山矾独自倚春风。

  二三名士开颜笑,把断花光水不通。

  汉唐之时,赏花之风已盛行于世,不过,从宋代开始,赏花才真正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情趣雅事。而宋人也不再以艳丽的色彩和华贵的容貌作为花的品格的评价标准,一些清新、秀雅、芬芳的花卉更是被赋予了文人的性情与品格。如梅花、瑞香这样一些前代被忽略的植物,便被宋人从寻常植物擢拔于极高的地位。还有一些过去从未进入人们视野的山野植物,也被人们重新发现,并赋予了它们完整的品格。山矾便是于此时登上了自己的舞台,在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力推下,从山野野花一举成为了花中名士。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他对山野中的郑花一见钟情,并为它取名山矾,从此便成为了山矾的代言人。在《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的诗文序中,黄庭坚讲到了自己为郑花取名山矾的来历:“江南野中,有一小白花,木高数尺,春开极香,野人号为郑花。王荆公尝欲求此花栽,欲作诗而陋其名,予请名山矾。野人采郑花以染黄,不借矾而成色,故名山矾。”

  半山居士王安石想为郑花作诗却嫌弃它的名字,诗终未作得,不过,郑花却因此相遇了此生的知音。因为黄庭坚,山矾的名字取代了郑花,并逐渐传开,自此以后,文人墨客开始纷纷颂扬起山矾花来。再后来,人们便将山矾戏称为黄庭坚的门生,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言:“君不见郑花不得半山句,却参鲁直称门生。”

  明人程棨著《三柳轩杂识》品评花卉,称山矾花为“幽客”,而花卉之中曾有这般雅号的,除了山矾只有兰花,从此“幽客”也成为了山矾的别名。宋代虽有人考证,认为黄庭坚取名的山矾便是唐代失传的名花“玉蕊花”,不过这个名字终究还是没有流行起来。从郑花到山矾,山矾因拜入黄山谷门下从此名声远扬,清新素雅的山矾花从山中野花,终于成为了花中名士,完成了身份的逆袭。

  叁 矾弟梅兄

  宋人极富生活情趣,除传统琴棋书画外,又以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为“四艺”。以瓶插花在宋代开始盛行,山矾清雅芬芳,颇得宋人喜爱,择一枝随意插上,竟自有意趣,“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瓮瓶插郑花。”

  明末散文家袁道宏是个极有雅趣的人,以倡导“性灵说”著称于世。他曾写过一本插花专著《瓶史》,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文人眼光,极为系统地论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在这部著作里,他又以历代美女戏称各种瓶花,袁道宏对山矾评价说:“山矾洁而逸,有林下风,鱼玄机之绿翘也。”

  鱼玄机为中晚唐代女诗人,一生风流多情,曾写过无数华章佳句,绿翘是鱼玄机的侍婢。后来,鱼玄机因争风吃醋,亲手杀死了侍婢而被处死。在一部自晚唐流传后世的传奇小说中,绿翘是美丽高洁又善解人意的女子,含冤无辜而死,令人哀伤惋惜。袁道宏在《瓶史》中又称:“莲花以山矾、玉簪为婢。”袁道宏先是称赞山矾高洁飘逸有隐士之风,然后话锋一转,却以鱼玄机之绿翘来比山矾。只是这样明褒暗贬还带着转折的评价如果黄庭坚听见了,一定会从泉下跳起来,奋起为自己的门生山矾反击抗争的。在黄庭坚的眼中,山矾如幽客隐者,卓尔不群,把它以香艳美人来相比,视之为玩物,还让它为奴为婢简直是岂有此理。

  “平生习气难料理,爱著幽香未拟回。”就像是为了保护好自己中意的门生,黄庭坚还为山矾安排了两个在当时有着极大名声的花卉为兄长。在一首咏水仙的诗作中,黄庭坚写下了“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的诗句,水仙花以山矾为弟,梅花为兄,后来,人们便以梅花、水仙和山矾为“三香”,梅花为长兄,山矾居末为弟。梅花瘦而贞,山矾清而野,水仙不瘦不野含仙姿。

  人们习惯上总爱用容颜娇好的女子来代指花草植物,后世便有人说黄山谷山矾名字取得不好,太过刚硬,反倒是此花在唐代时的名字玉蕊花更为恰当。不过,黄庭坚将自己的真性情寄托于自然之物上,以隐士君子来比喻自己喜欢的花卉,而山矾之名更留传至今,也算是极具用心了。

  肆 衣冠似雪

  山矾,来自于山矾科山矾属,山矾属也是山矾科植物的唯一属,除了山矾这个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物种,山矾属在我国有近80种植物,而中国西南地区的山野,是中国山矾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明代《四川总志》记载:“邛县出山矾,花色白如雪,香气极远。”在川西的低山林间,山矾属植物极为常见,每年的早春时节,便进入到了各种山矾属植物的盛花期。因为叶似冬青终年常绿,所以人们常把这一类植物称为“冻青子花”。

  多年前的一个早春,行走在邛崃天台山中,我们忽然闻到了极为怡人的清香,满山遍野里尽是这清甜气息,大家四下里寻觅,却不知是谁在这春色中散发出让人心旌摇荡的香气?峰回路转,才发现山道边一株山矾正一树花开,它似谦谦君子立于道旁,衣冠似雪又落落大方。当我们走到它的面前时,香味反倒是淡了许多。这大概便是古人所说的当你和君子相处,离他越近时,反而“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的感觉吧。

  邛县的治所即今天的成都邛崃市,古称临邛,为川西最早的古城之一,西汉著名才女卓文君便出自于此。卓文君是蜀地巨商卓王孙的女儿,聪明美丽,有文采又通音乐。孀居在家时因一曲凤求凰与司马相如相爱,后毅然和相如私奔。后二人因生计艰难,于是卓文君当垆卖酒补贴家资。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里记载:司马相如得势后,准备娶茂陵的一个女子为妾,卓文君得知后,就写下了一首《白头吟》交给相如,其中一句说:“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山矾本为山中幽客,终遇黄山谷为其知音。如果一定要将山矾喻为一女子,我宁愿它是才华横溢敢爱敢恨的卓文君。

编辑:张舒雯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20“五一”假期

    五一小长假期间,景区和商场等场所的人流将会有所增长,五一外出旅游时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松懈。

  • 跟随冬天的脚步 去赏雪“打卡”

    2019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似乎更早,北京已经迎来了两场降雪,我国北方地区已经进入童话般的冰雪世界。"赏雪游"成为了人们出行的热点。

  • “野蛮导游”缘何屡禁不止

    日前,“野蛮导游”又现厦门鼓浪屿。据媒体报道,因为购物问题引发纠纷,一名导游竟然威胁游客“让你走不出岛”。现场视频曝光之后,当地相关部门已经迅速介入,对涉事导游依法进行了立案调查。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吉林长春:郁金香绽放迎客

    这是5月10日在长春市长春公园拍摄的郁金香。 连日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长春公园里50余个品种的郁金香竞相绽放,吸引市民前往观赏。

  • 湖北宣恩:土苗山乡田园新景致

    5月6日拍摄的湖北省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龙马山村一处实施土地整理后的田园(无人机照片)。地处湖北省西部山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属喀斯特地貌山区。

  • 河南洛阳擦亮牡丹“花名片”

    艺术工作者在洛阳李学武牡丹瓷园制作牡丹瓷(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艺术工作者在洛阳李学武牡丹瓷园制作牡丹瓷(4月26日摄)。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珠峰自然保护区掠影

  • 优势栏目

    西宁花事

  • 优势栏目

    广州:发展公园引客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