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有故人返乡遛弯一回,看到千百次留下幼时脚印的小道青翠起来,又感叹起来,说是一年一年的,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
不知道这算不算“乡村情怀”,我只是觉得这种感叹不真,甚至虚伪。其人落户大都会几十年了,除了蜻蜓点水般回去扫墓烧香外,连多住几日都觉得很不方便,至于荣归故里的落户安排,更是连一闪念都没有。不仅如此,这些年还亲自散财运作,把近亲家中年轻的人口搬运到了城里,真不知道感慨何来。
就算有城里人念想到乡村去创业,除了土地的权属和使用问题外,以当前的发展来看,比如智能化、机械化耕种所致人口减少的必然性,也不可能摆脱现行的趋势路径。
事实上,真有城里人去包种土地,其结果反倒是加速了空心化的进程。我认识一位当农民的城里人,在他包下5000亩土地几年之后,土地“所有人”几乎都进了城,只留下几户或许是祖屋难舍,或许是不适应城里烦乱的老年人。
将来要是好了,您会把家里人运过来吗?我问过他。
什么叫好?草木旺盛的好,还是学校、医院的好?你看这里人越来越少,连最初还算热闹,有点人气的小学都清静了。
人们对旧时生养山水,对育成人际交往习俗的原初生活、居住形式或还保有强烈的情感,但那不过是有选择的残存记忆。如果撇开主观、扭曲的情愫,对于乡村,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宁静、淳朴的宜居生活实际上都是在进入城市之后的虚幻构建,对那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更真实的体验是落后,甚至有些愚昧,“逃离”才是一直在场的欲求。
即便是心中理想化的“自然”,实质上也不过是旧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而不是人的自然,就像我的朋友,很多年前回去就觉得不自然了,现在城市的发展速度几何级数于乡村,对乡村来说,真有所谓现实版的重新进入,相信绝大多数人的感触只能是“更不自然”。
边远农村的“空心化”已经不是一个被讨论的问题,而是事实。抛开情感因素,客观而论,“空心化”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从环境因素来说是如此:村民们“砍柴做饭”的力度弱化了,没有人的破坏,自然环境被自然修复,不是很不错的图景吗?再者说了,现代文明“缺失”的乡民进城,应该说是加速了人口的现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基于经济增量考虑的城市人口膨胀仍然难以停下脚步。虽然个别大都会感觉到了人口增速过快的疲惫,开始疏解,但政策方略上依旧是城市化思维:不是疏解回乡村原籍,而是散落周边城市的城镇化安排。在总量增加之外,城市基于人均效益的边际成本仍是糊涂账,一个城市模态人口数量的“经济”样本并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尽管人口膨胀给城市带来了昂贵的成本,但很多地方出于对“经济总量”的关注,还在热衷巨型城市(群)的规划。
可能正是这种设计,不仅是乡村,现在连很多中小城市也出现人口流失:有数据表明,近几年超过100个“边缘化”的城市人口在持续减少,这还是在乡村人口不断涌入的前提下。
反过来,乡村就算人口不减少,以现行的政策诉求和发展实际,很多地方根本无力支持综合的配套措施。朝阳升起的城市,必然对应夕阳西下的乡村。除非高屋建瓴的设计者趋向欧洲某些联邦体制下的城市均衡发展,如德国,三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散落四处,教育、文化、医疗等并肩前行,这样,或可如蜘蛛网那样网接周边地域路网便捷的乡村(浙江似乎有这类范式的雏形)。否则,小城市的边缘化或者为期不远,连城市都开始收缩,那些偏远的乡村又如何幸免?
不去考虑城市群战略背后的复杂诉求,也忽略官员晋级和财主发展的目标指向,也就是说,剔除小市镇装不下大人物的现实因素,就说曾经的乡村土著,在“华丽”变身城市居民后,成功达人自不必说,连“庸庸碌碌”之辈都不愿意回转落户乡里……既然您不愿意回去,瞎感叹什么?就算确有真情实感,心中那点情怀一定也是变味的。
所以,如果您还残留有“乡村情怀”的话,还是封存起来吧,别像没脑子的《极花》那样,宁愿村民在乡下买老婆,也不给他们指条进城的明路。(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