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文化

图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逝世:他不是对世界说“好话”的人

2018-08-13 07:32:53 北京日报

  影响晚辈

  写长篇前会重读他的作品

  “听说他去世的消息,真挺难过的。”作家徐则臣说,和奈保尔生活在同一时空里,很妥帖、很温暖,他去世,文学世界就空了一块儿。

  早在20年前,徐则臣就看过《米格尔街》,那是一本小册子。从此以后,奈保尔作品只要出版,他从未错过。徐则臣甚至养成了习惯,一旦着手创作一部长篇小说,都会阅读一系列长篇小说,而这其中必然包括《大河湾》,“他的语言干净、简练、充满力量,有透亮的感觉。后来我特意买了他作品的英文版比较过,的确是这样的。”

  奈保尔的创作深深影响了徐则臣的写作方向,奈保尔不断书写印度裔人来到英国,如何解决身份和心理的认同,徐则臣从中找到了共振。他说,自己受奈保尔的启发,不断探讨外地人在北京的生存,后来写出了“北京系列”小说,写出外乡人在北京的生活群像,更写出这些城市异乡者的精神困境等。

  作家宁肯刚因《北京:城与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部作品的写作正是受了《米格尔街》的启发。“《米格尔街》可以把童年、青少年经验写成一部短篇小说集,视角、时空集中又发散多元,像同一钻石的不同角面。”对宁肯而言,童年、青少年的经验已如此遥远、模糊、飘忽,于是他先清理记忆,几乎像考古一样搜寻,有了确凿的早年记忆材料后,心里有了底儿,他写出了《北京:城与年》,“从种子到植物——想不到的植物,甚至奇花异草,我也由此发现短篇的巨大魅力。”

  读者迷恋

  凡是爱他的都爱到骨头里

  8月17日是奈保尔的生日,几天前,新经典文化欧美经典文学编辑部的编辑们还在策划这一天推出文章以示祝贺。今年奈保尔的生日还恰逢中国七夕节,大家还想选一部他的作品推荐给读者。

  早在2010年,新经典文化就从奈保尔作品版权代理公司引进了其所有作品的简体中文版权。截至前年,奈保尔的27部作品已全部在国内面世。黄宁群说:“我们一次性签了27部作品,其实是个冒险。一般常见的操作是会先从作家最受欢迎的作品试试水。”她解释,如此大的动作,一是因为深爱奈保尔的作品,二是因为其作品整体水平很高。

  但此后的翻译、编辑颇费功夫。黄宁群说,“奈保尔的作品非常有深度,他对印度、对加勒比地区、对英国的观察,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要求文字功底很好。”她透露,不仅找译者很费功夫,对译稿尺度把握也很严,所以直到前年,才将所有作品出完。

  新经典文化欧美经典文学编辑部通常会接到两类电话,一类是关于马尔克斯的,一类是关于奈保尔的。“奈保尔图书销量远远比不上马尔克斯,但他非常能收获死忠粉,凡是爱他的粉丝都是爱到骨头里的。奈保尔和读者之间有很深的交流,他能和读者的内心产生共鸣。”黄宁群说,时不时会有读者打来电话询问:“下一部书什么时候出,我们等了好久。”她印象中,一位天津读者的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都不好,但奈保尔的书给了他很大力量。一位山东读者每次打电话长达两小时,只为表达对奈保尔作品的喜爱。

  据悉,奈保尔作品今年计划改版,新版图书《印度三部曲》这两个月就将推出,《大河湾》《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也将推出新版。(本报记者 路艳霞)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写历史的人步入历史 缅怀当代著名作家凌力二三事

  • 优势栏目

    虞顺祥:讲拉丁文的小熊维尼

  • 优势栏目

    越剧《西厢记》在肥演出 三朵“梅花”同台赢得满堂喝彩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