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天,黄河水将首次汇入北京永定河。
今天上午,来自山西册田水库的上游来水抵达北京官厅水库,永定河正式开启跨流域生态补水。虽说这是一次常规的春季生态补水,但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上游来水中,将首次含有从山西万家寨水库奔腾而来的黄河水。这是今年北京首次大规模引黄河水进京,也意味着黄河水与北京永定河将实现首次“牵手”。
流量监测
水位每涨10厘米测一次
来水水量不能大起大落
今早7时许,官厅水库的水文工作人员杨垒和同事们就开始为接水忙碌了。根据预测,上游含有黄河水的水头将于近期抵达官厅水库,调度室、水库旁、实验室都晃动着水文工作人员们忙碌的身影。“其实我们前几天就已经开始忙活了”,杨垒告诉记者,为了能掌握精准的基本数据,水文工作人员要提前几天开始对河道内的流量进行监测,“平常一天需要测三四次,但接水期间就要翻倍,水位每上涨10厘米就要测一次,平均一天至少要测七八次,因为只有测出最精准的基础数据,才能计算出准确的来水流量。”
完成流量监测,杨垒又来到了调度室,查看上游来水的调度数据。“这次来水有三个来源,谁先谁后,需要精细化调度,确保来水的水量保持平稳,不能有大起大落。”除了监测流量,水文工作人员还需要定时监测水质,确保上游来水的水质安全。
一边要迎接上游来水,官厅水库同时还要往下游永定河放水,为北京境内的永定河上游补充生态用水。杨垒介绍,目前,官厅水库的蓄水量约为5.5亿立方米,为近20年来的最高蓄水量。3月14日起,官厅水库已开启放水模式,向下游永定河输水,流量为每秒钟10立方米。截至今天,已有450万方水从官厅水库流入北京境内永定河上游,为永定河上游补水。
晚报追问
为何要为永定河补水?
改变永定河常年干涸断流状况
作为首都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全长700多公里,横跨内蒙古、山西、北京、天津、河北五省区市,是串联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大动脉。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60年代,由于连年干旱、污水直排等原因,永定河水量减少,甚至一度断流、污染。近几年,虽经多次治理,沿线形成了“五湖一线”等生态景观,但目前的永定河仍然水量偏少。从2003年开始,永定河每年定期由上游的洋河和桑干河向下游的永定河北京段补水。
去年年底,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京津冀晋四省市水务(利)部门和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签署《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明确了相关各方在确保永定河生态用水的水量、水质、输水率等方面的责任义务,为保障永定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奠定了水资源基础,也为2019年实现万家寨“引黄”向永定河生态补水、改变境内永定河常年干涸断流情况提供了水源保障。
市水务局提供数据显示,2018年,永定河上游山西、河北已向北京集中输水1.2亿立方米,北京已累计收水近7000万立方米,官厅水库蓄水量已达5.5亿立方米,创近20年新高,同时也为2019年延庆世园会提供了水环境保障。
谁来为永定河补水?
三水库跨流域补水
官厅水库副主任李光远介绍,永定河生态补水从2003年开始,每年定期由上游的洋河和桑干河向下游的永定河北京段补水。作为永定河京内段的上游,官厅水库的水源是否充足至关重要,是永定河生态用水的后备保障。官厅水库此次的补水水源共有三个:一是从来自山西、内蒙古两省交界处的万家寨水库引1亿立方米黄河水,经山西册田水库至官厅水库;二是册田水库直接放0.5亿立方米库水进京;三是从河北友谊水库引0.16亿立方米库水经洋河至官厅水库。“今年的生态补水将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底,累计调水量达1.6亿立方米,补水规模为历年之最。”李光远说。
为什么融入“黄河水”?
水质较好水量充沛
截至记者发稿时,册田水库水已经开始进入官厅水库,未来,含有黄河水的万家寨水库水将陆续流入册田水库,并为官厅水库供水。届时,黄河水将真正融入永定河,实现“牵手”。
据了解,补入册田水库的黄河水水质较好,能够达到生活饮用地表水标准,且水量充沛,全年补水可达1亿立方米,相当于7个西湖的水量,未来补水量还将翻倍,这对解除永定河流域干涸缺水状况、为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李光远告诉记者:“较为丰沛的水资源,为永定河的生态用水提供了保障,也将使永定河上游部分河段改变干涸状况。”
李光远说,北京常年面临缺水现状,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一直在研究和论证“引黄入京”,打通“首都第二条生命水线”。此次万家寨水库的黄河水进入册田水库,再由册田水库进入官厅水库,实现向永定河补水,可以说打通了“引黄入京”的路径,实现了“引黄入京”。
补白
重现“桑干烟雨”
永定河源头正在治理
记者从水务部门了解到,桑干河是永定河的重要源头,占永定河总流域面积的40%。由于黄河水需要通过万家寨水库向桑干河生态补水,因此桑干河流域的环境和生态情况会直接影响黄河水的水质。 2017年4月,京津冀晋四省市共同启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行动,桑干河流域上游的朔州市、大同市等地区都在同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河道清淤清垃圾、拆除河道违法建筑、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加强工业企业监管等多项治理措施。截至2018年底,朔州市桑干河清河行动完成清理黑臭水体6处,封堵违规排污口69个,沿河两岸植树23.18万株。朔州市桑干河出境水质得到本质提升,达到了国家Ⅳ类标准。桑干河一改往日“河床见底风沙扬”的面貌,重现了“桑干烟雨”“桑干晚渡”“桑干记忆”的历史美景。另外,大同市计划用5年时间、投入200亿元,还清桑干河。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涉及大同市的28项水利工程中,已有8项开工建设,2019年还将有4项工程开工。 据了解,补入永定河流域的黄河水水质较好,且水量充沛,全年补水可达1亿立方米,未来补水量还将翻倍,这对解除永定河流域干涸缺水状况、为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实施桑干河生态补水,建设永定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对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拓展京津晋冀生态环境空间、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叶晓彦 摄影 白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