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娱乐旅游绿色城建打工
 

中工民生

人间

山东大学学生会:做足“加减法” 当好贴心人

2018-11-07 09:44:55 中国青年报

  “权小益”的进阶之旅

  “有困难,找小益”——在山东大学校园里,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宣传标语,而是深入人心的权益理念与品牌。

  “权小益”工作室依托学生会和研究生会调研权益中心,联动各学院权益部门、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等,搭建了统一完善的权益问题反馈与解决平台。

  “小益”有多受重视?一个案例生动诠释了这一点。

  最近,“小益”接到同学反映的关于齐园餐厅菜品种类不够齐全、部分地区同学有饮食不习惯的问题。借助“权小益”工作室平台,学生会第一时间与齐园餐厅相关负责人沟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菜品的调整,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类似个案不胜枚举。小至宿舍浴室热水供应、天桥楼梯维修,大到学分制改革、学费价格,“权小益”工作室充分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凸显每一名学生的校园主体地位。

  具体案例中,“权小益”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数据调研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上,以“山大权小益”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为主体,与广大同学积极互动,同学们发现的各类学习生活问题,随时可以在线与“小益”对话。

  学生会调研权益中心安排多名同学全天轮流在线值班,随时对各类问题进行反馈并帮助解决。“值班虽然很辛苦,但是常常会收到同学们的私信,或是致谢或是点赞。每次看到同学们的反馈,就觉得一次次的奔波和沟通是有意义的。”学生会调研权益中心的苏山同学说。

  不仅如此,山东大学学生会还依托新成立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组,专门开发了提案征集及进度反馈平台,及时发布各类通知,收集同学意见。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查询平台,像查快递一样查到提案处理进度。

  在日常权益维护的同时,山东大学学生会充分关注同学们的日常需求,创新服务形式。

  2016年,山东大学学生会正式推出并运营SDU一卡通,为广大在校师生与毕业校友提供更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持卡人可以享受包括外卖折扣在内的山大人专属优惠,同时可以不定期获得免费图书、免费观影名额和文艺培训机会。目前,这一项目已与济南市100多户商家达成长期合作,服务两万余名在校生和毕业校友。

  服务意识从拒当“学生官”做起

  在山东大学学生会的日常里,没有“主席”与“部长”的称呼,听到的都是“学兄”“学姐”。虽是一件小事,但能看出整个学生会的风貌——高年级同学回归学兄、学姐的本位角色,绝不做一个个“小官僚”。

  从拒当“学生官”做起,山东大学学生会通过多项举措提高成员的服务意识,不断完善成员培养体系,强化全面学习、自我教育。

  目前,山东大学学生会已形成完整的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考核方案,并制定《山东大学学生干部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学生会工作手册》,对学生会进行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山东大学学生会考核管理办法》,对组织成员从加入、培训、考核、管理、退出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

  在原有的学生会选拔机制上,山东大学通过增加组织考察、将年度考核成绩纳入选拔内容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和评价机制,杜绝不良风气的出现,形成以“政治学习-团队建设-素质培养”为主体的“青山计划”系列培训,全面加强学生干部培养。

  山东大学学生会每年还会举办“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和事迹分享会,通过学术、青春、极客、创业、公益等不同领域的学生榜样传递正能量、引领学生思潮;成立学生学风促进工作委员会,联动各级学生组织形成合力,不断加强校园学风服务工作水平;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同学发掘自身学术兴趣,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两年来,山东大学学生会举办各类讲座100余场,两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1 2 共2页

编辑:韩瑞敏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怎样让悲剧不再重演?

    万州事件是一次规则让位于情绪、结果令万众哀叹的悲剧。在反思言论中,“规则”二字不断地被提起。

  • 再见了 药店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推出一道新政:允许便利店卖非处方药。大街小巷的药店慌作一团,行业颠覆一触即发。

  • 互联网平台靠“灌水”洗不清自己

    8月份才借着世界杯火了一把的马蜂窝旅游网,在10月份就遭遇了寒冬。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杨帆:带领群众走向“电商小镇”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过去只是个“收破烂”的“垃圾之乡”。近年来,成功走出“农民电商”发展路子。带来这个巨大变化的,是年轻的镇长杨帆。

  • 盲感体验

    “我在哪儿?走的是直线吗?”秋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几位特殊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公园附近蒙着眼开展定向行走课程,体验盲人出行的不易。

  • 吉林深山的松塔采集人:一天爬20多次树 赚钱供孩子上学

    一天爬20多次树 赚钱供孩子上学中新网吉林敦化11月1日电 (吕盛楠 李明姝)随着树上最后一颗成熟的松塔落地,48岁的刘保国才慢慢从树上爬下来。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七旬翁和他的鱼鹰部落

    • 优势栏目

      浙江武义:人欢鱼跃丰收景

    • 优势栏目

      福建建瓯:纸灯笼热销海外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