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新闻

图片

追梦典范——河北雄安新区高质量规划蓝图出炉的背后

2019-04-03 14:39:44  来源:中国雄安官网

  规划团队开会研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供图

  上海浦东新区规划院副院长黄瑶2018年2月来到雄安时,把刚出生2个月的孩子和妻子送回了浙江老家。2019年初一次回家探亲,飞机刚落地,黄瑶就接到了新区有急事、速回岗位的指令。他不得不赶回家看了一眼孩子,又登上了返京的飞机,创造了京浙两地当天往返的罕见“纪录”,被称作“史上最短最贵打‘飞的’溜娃”。

  “早睡早起”——凌晨睡下早上照常起床上班,甚至通宵达旦,是规划人在莲花酒店的常态。

  刘晓嫣,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六所副所长,2018年借调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担任景观组组长。这位2个孩子的母亲奉命来到雄安时,大女儿10岁,小儿子2岁。

  在北京规划编制工作繁忙,她经常要2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儿子想念母亲时就用微信视频,刘晓嫣基本没有专门视频的时间,母子们便“发明”了边写方案边视频的方法缓解相思,弥补亲情。视频时间一长,2岁小儿子竟会说声“妈妈忙,再见”,把视频挂了。见缝插针择机回趟上海,刘晓嫣不是忙着接电话——来自北京集中工作营的工作,就是补觉——因为北京集中营休息睡眠太少了,也根本无暇陪伴孩子。大女儿娇嗔:“要是回来就睡觉,还不如在北京好好睡。”

  除了北京集中工作营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新区规划人员还要到新区600多个村庄实地踏勘,当“人肉快递”往返新区、石家庄等地取送各类文件。来自北京市建委的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赵丰东说,集中工作营之所以选择在北京西站边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通往雄安、石家庄、保定的火车多,方便。一年来,一天之内往返北京、雄安、保定、石家庄的规划人不在少数。年底报销时候,有一位同事竟然攒了8万元差旅票据,其中大部分是这四地往返。他说,新区规划人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第一批受益者、践行者,也是漂在北京远郊的雄安人,居无定所,可谓“雄漂”。

  这群“雄漂”虽然日日坐高铁如公交般奔波于京冀大地三城四地,但没有人、也没有时间说苦说累、怨天忧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千年大计的宏伟蓝图、国家大事的使命担当。这群来自五湖四海、因为这个伟大的使命,奔赴、集结、聚集的追梦人,正被人称为“雄安梦之队”。

  来自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徐云龙说,这里一年的工作量大概相当于他原单位3-5年,但头顶千年大计的天空、脚踩国家大事的大地,这是当下规划人梦寐以求的世界级平台,千载难逢的机遇,再苦再累亦是值得。

  来自北京市政院的张曦和上海市政院的周游,对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深有感触。他们说,这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规划设计界的顶级盛宴,在雄安,有任何一个规划院、设计院都接触不到的名家大师、创意思想、全球智慧,参与其中倍感荣幸,对未来信心倍增。

  来自天津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张云鹏,2018年11月初来到集中工作营,高强度的工作很快使他出现了咳血,工作却一刻也没停。他说:“现在就是多吃药,工作不能放下,耽误下去会造成一连串的后果和被动。”

  去年校招入职的伊然和韩超分别是清华硕士和同济博士,都是放弃北京、上海的户籍和高薪职位来到新区工作。他们说,这里工作千辛万苦,但规划建设家乡义不容辞,机会千载难逢。几乎每天接触院士、大师,半年多时间不亚于再读了一个研究生、做了一个博士后。

第1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共12页

编辑:夏赛赛

高清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