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新闻

评论

破“一评定终身”,人才“能上能下”

2020-12-21 09:14:17 来源:南京日报

  □刘根生

  近日媒体报道:高校院所人才发展会议透露重要信息,江苏即将出台相关政策推行人才准聘长聘制度,建立人才评价退出机制,高校教授将不再“一评定终身”。

  准聘长聘制度是国际通行机制,即被聘用者先要担任一段时间准聘助理或准聘副教授,经过综合评估考核后再进入长聘阶段,在满足聘任要求并完成聘任任务前提下再聘用至法定退休年龄,没有通过者离职走人。根据人才评价退出机制,高校教授也不再“一评定终身”,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学术品行不端的、长期不认真履职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的,取消高级职称资格和相关人才称号。

  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试点于1985年,1986年正式施行。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有项重要条款: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换句话讲,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设计本意就不是“一次获得,终身拥有”,而是能上能下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只上不下,只升不降”,演变成一种职务终身制。推行人才准聘长聘制度,破“一评定终身”,可算是回归制度设计初衷。

  有篇哲理短文,主旨是劝人“不要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马戏团在小镇当地招募临时工,许诺“谁干得最好谁晚上就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看表演”。有兄弟二人特别卖力,赢得了这份幸运。遗憾的是,晚上看表演时他们却在最好的位置上沉沉睡去。努力争取“最好的位置”,原本是为了收获更多精彩,如果“沉沉睡去”,岂不是一种浪费。教授级人才“名不副实”,也如同“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唤醒这种“沉睡”,需要响鼓重槌。破“一评定终身”,就是响鼓重槌。

  破“一评定终身”,也是危机感使然。省人才办在调研中看到,江苏在全国率先整体下放高等学校职称评审权,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但也发现,有的教师还在使用20年前的教案,在黑板上“开机床”;高校院所的成果企业用不上,“躺在纸上”的成果远多于“落在地上”的项目;不敢闯“无人区”,“跟在后面”的想法限制了“走在前面”的步伐……破除这些顽疾,需要改革来“逼”。破“一评定终身”,形成不唯“帽子”看“里子”导向,有助于激励“渴望更大成功,释放更大能量”。同时,也为年轻才俊凭借努力尽早在“最好的位置”释放能量开拓了空间。无疑,这是解放人才。

  哲人有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却没有把事情做得更好也是懒惰。王泽山三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如今80多岁依旧在奋斗。他说,每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激励和召唤。“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见贤思齐,把已有荣誉当成激励和召唤,勇于“在最好的位置上”继续攀登,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做最大贡献,应成为科研工作者自觉。

编辑:高冲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专题

  • 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 专题

    回眸“十三五”

  • 专题

    三明实践

  • 专题

    厉行节约 制止餐饮浪费

  • 专题

    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播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