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创产品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衍生品

乡村文创产品成为乡村振兴助推器

2020-06-10 08:58:31  来源:宁波日报

  宁波日报 记者 何峰 通讯员 徐铭怿 戴旭光

  日前,在浙江宁波宁海县前童古镇明德书院内,几名巧娘正在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将布染成蓝色,放进中草药,扎成挂件、香囊。几名游客举起手机,一边用镜头记录巧娘飞针走线,一边赞叹工艺品的精美。

  “这些产品深受游客的喜爱,销售情况非常不错,年销售额在15万元左右。”明德书院负责人童雪汀说,“下一步,我们将发掘更多的前童文化元素,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古镇文化的魅力。”

  近几年,文创产业正变得越来越火爆,“文创+”的赋能模式在乡村振兴中也一显身手。来到乡村,买一份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伴手礼,带走的不仅是一份特产,也是一片乡愁。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宁波市各地开发出品类繁多的文创产品,用创意的力量推动农产品升级为高附加值的乡村伴手礼。

巧娘们在明德书院扎香囊。(邬定飞 何峰 摄)

鹿亭乡树蛙白云文创社内展陈的文创产品。(何峰 摄)

  “文创”赋能土特产 提升附加值

  6月5日下午,在余姚梁弄百果园里摘完蓝莓的游客,正坐在拾味坊大糕店里,看着蒸汽氤氲,耐心等待大糕出笼的那一刻。

  大糕是梁弄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小吃,20多年前,随着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越来越多,梁弄人纷纷经营起大糕店。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在浒溪线建起长约1公里的大糕一条街,招牌林立,蔚为壮观。软糯香甜的大糕,成为来梁弄的游客的必带伴手礼。

  拾味坊是大糕一条街上的“后起之秀”,负责人黄薇有一天忽然想到,梁弄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红色文化是梁弄的“标签”,如果把印在大糕上的“福禄寿喜”这些字换成“听党指挥”等,更能彰显梁弄特色。

  说干就干,她把模板上印的字换成“听党指挥”“坚强堡垒”“一面旗帜”等。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别出心裁使得销售量“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些顾客宁可等上半个小时,也要这些模板印字的大糕。”黄薇说。附近的大糕经营者纷纷效仿,梁弄大糕的销售量不断攀高。去年,梁弄大糕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传统食品一直是乡土文创产品的宝库,近年来,宁波市各地不断围绕美食做文章,奉化青云村的大油包、海曙章水的盘面、宁海桑洲的麦饼……它们都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而成为网红产品。

  而经营意识更强的企业,则根据当地特产开发出玩具。位于余姚大岚镇柿林村的“老柿林山居”是网红民宿,走过山野之间的吊桥,一进入民宿大厅,温馨而具有山野特色的布置让人眼前一亮。在众多的装饰品中,火红的布艺柿子成为最亮眼的点缀。

  “柿林村以产柿子出名,村口的那株老柿树是村庄的象征。我们开发出布艺柿子,既是民宿的装饰,也是产品实物的展陈。布艺柿子既可以挂在包上,也可以作为寝室或车内的装饰物。”“老柿林山居”负责人告诉笔者,“这种文创产品呆萌可爱,寓意‘事事如意’,不但有高颜值,还有好彩头。来我们民宿的客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对布艺柿子没有‘抵抗力’,都要带一个回去。”

  “文创”赋能纪念品 提升知名度

  宁波市已有不少乡镇成为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些地方在布局“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时,尤其重视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将原生态的农村资源变成吸引人的产品,激起游客的购买欲。

  精致小巧的化妆镜、书卷气十足的书签、颜值与实用性兼备的保温杯……象山茅洋是宁波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茅洋游客集散中心,展陈着“山海水乡 心悦茅洋”系列文创产品。

  笔者发现,这些文创产品上都有统一的LOGO。“这是为文创产品专门设计的LOGO,画面以田园绿和海水蓝为主色调,融合茅洋山海水田四大乐园主题,海水贯穿其中,骑行绿道环乡而设,茶园环山坡而植,茅洋的标志性景点在图中都能见到。”蟹钳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江说。

  茅洋旅游文创产品包括12大类28个品种。笔者看到,出门在外绝不能少的充电宝,有了LOGO加持,颜值立马上升。名片盒、明信片、小镜子、梳子、钥匙扣等,虽是生活中的常见小物,但有了茅洋的山川湖海后,仿佛有了鲜活生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这枚书签展现着茅洋的美丽风景,把它放在心仪的书籍中,游客徜徉在书海的同时,肯定也会在某一刻想起茅洋的旖旎风光和度过的美好时光。”刘建江拿起一枚精致的书签说,“文创产品是纪念品,也是宣传和推广的好载体。”

  去年4月,余姚鹿亭乡树蛙白云文创社在中村成立。极简主义风格的文创社中,不仅摆放了笋干、米馒头等鹿亭传统农产品,还摆放了创意T恤、水杯、笔记本等文创产品。这是鹿亭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的一次创新,通过民俗文化记忆建立发展路径,用创意和实践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笔者看到,树蛙白云文创社里的红薯粉丝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精致的包装、精巧的设计,让原本普通的农产品变得“光鲜亮丽”。“鹿亭红薯粉丝这几年火速‘蹿红’,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传统土产与时尚创意的融合功不可没。”鹿亭乡相关负责人说。

  “文创”赋能乡土文化 推进产业化

  近年来,宁波市各地还依托自身的地域文化和非遗项目,打造文创产品,并不断拓展市场。

  明德书院开辟出线下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扎染、香囊制作过程,同时,书院还将产品的制作过程做成视频放到网上。“打通文创产品的线上展示和销售渠道,不但增加了销售额,而且进一步扩大了前童古镇的知名度,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童雪汀说。

  “近年来,前童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街区资源,聚焦文旅融合、文创产业、古韵文明三大载体,立足‘旅游+’,多措并举打造文创产业,将群众文创集市打造成集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等多元发展的街区,给前童创建美丽城镇增添色彩。”前童镇相关负责人说。

  农民画是镇海澥浦镇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澥浦在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成立农民画专业合作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传承、教学、实践基地的同时,开始打造农民画文创产品。 “目前,澥浦已创意开发文具、家居用品、装饰品、土特产等50余种农民画衍生品,初步形成一条从画家原创作品到衍生品的完整产业链。”澥浦镇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015年开始,澥浦连续5年组织“镇海农民画院”团队赴舟山、义乌等地参加文化产业交易会,并开设网店和微店,受到众多外地客商的青睐。

  2019年年底,澥浦镇斥资30多万元,在郑氏十七房景区建成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的澥浦农民画美术馆。来美术馆参观的游客,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免费体验农民画的创作。

  澥浦农民画美术馆内还有一个农民画及衍生品展示中心,墙上挂满了竹匾、筛子等农家生活器具及各类包装袋、包装盒,展台上摆满了各式靠垫、抱枕、瓷盘等家居用品,这些器具用品的表面均印上了具有乡土风情的澥浦农民画。“这些生活用品和农民画相结合,在提升美学价值的同时,也有了澥浦的印迹,买一个回去很有纪念意义。”一位来郑氏十七房景区的游客说。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