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优势栏目

中工娱乐杂谈:观众看“玛丽苏”类型剧为何会一再“上瘾”?

2016-04-16 11:17:17  来源:中工网

  近日,《女医·明妃传》、《寂寞空庭春欲晚》等一系列古装言情大戏火爆荧屏。这些剧在收获了高收视率和不少好评的同时,也有许多人纷纷吐槽,说现在的这些爱情剧,好多实在是太“玛丽苏”了。

  “玛丽苏”一词最早来源于文学界,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科幻电影《星际迷航》的流行,许多人开始写与之相关的同人类科幻小说。而有一位名叫Paula Smith的作者便以“Mary Sue”(玛丽苏)作为女主角写了一篇这种类型的同人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主玛丽苏作为世界上的完美女性,既拯救了人类,同时还令所有男性为之倾倒。而且她还十分圣洁,并未在众男主间犹豫,而是在拯救世界后孤独而终。由此,这种在小说中被“意淫”出来的完美女主便被人称为“玛丽苏”。

  随着一个个“玛丽苏”女主从小说走向荧幕,“玛丽苏”这一概念也被带入到影视作品之中。而这类剧的女主也无一例外无比强大,这类女主往往出身名门,人品好有才华,不怕任何困难,更是死不了,会被好几个男人同时所爱,发展出一段三角恋甚至N角恋,恋爱对象个个不是皇族就是达官显贵、富贾豪绅而且往往帅气逼人。男主们更是无不为女主赴汤蹈火、痴情始终。以至于人们看过这样的剧情,不时吐槽: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完美的“玛丽苏”式女生吗?这未免也太狗血了吧!

  许多观众其实也知道,“玛丽苏”式的人物现实生活之中出现的概率极低,与现实生活差异极大。然而诡异的是,观众群体(主要是广大年轻女性)并未因剧情“狗血”而对“玛丽苏”过于排斥,而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度,甚至一边吐槽一边还是会兴致勃勃地追剧。难道,“玛丽苏”们真就这么有魅力?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压力太大,学习、工作乃至婚恋都令广大女性颇为困扰。巨大的压大总是需要有一些方式来释缓。“玛丽苏”文学形象与影视作品形象怡怡为这些压力巨大的都市女性提供了一些想像。在这样的文学作品里,女生往往只要善良可爱,在一群优质男面前表现得足够美好,就会有一群优质男爱上她甚至为她当备胎;女生们无论经历什么样的磨难最后一定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女生们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她们想要的东西……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哪怕足够努力很多事情也很难为人们所愿。然而“玛丽苏”却为广大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的都市女性提供了一些希望,一点可能。这类的影视剧让她们有一种代入感,看到荧幕中的“玛丽苏”们时就想像自己也像她们一样呼风唤雨。而优质偶像明星们对“玛丽苏”角色的演绎更是这种代入感加强。如果说童话对孩子们具有慰藉心灵的作用,那么“玛丽苏”偶像剧就是成人的童话。

  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进一步扩大,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玛丽苏”出现在荧幕上。存在即合理,我们也不必一直苛责“玛丽苏”的荒诞与流于庸俗,而应更多地看到“玛丽苏”产生的原因以及其现实意义。而这才是我们对待“玛丽苏”的正确态度。(中工网 杜弘博)

  中工娱乐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刘云

相关阅读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习惯了就成笑话了 被误读的《我不是潘金莲》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粉丝明星是新媒体的产物?未必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挑战观影习惯,未必是电影发展新方向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主旋律电影以诚意重燃观众热情

  • 娱乐杂谈

    中工娱乐杂谈:人文故里之争,那些名号真的重要吗?

首发策划

新闻排行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中国领先的主流娱乐门户、原生娱乐资讯首发平台 中工网旗下品牌  合作垂询:(010)84151709  Copyright © 2008-2017 by ent.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