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电影

《一点就到家》: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

2020-10-10 10:05: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从“走出去”到“走回来” 电影 《一点就到家》:所有的出发 都是为了回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大片云集的国庆档,一部青春题材的喜剧片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这就是由陈可辛监制,许宏宇执导,刘昊然、彭昱畅主演的影片《一点就到家》。电影讲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从大都市回到云南千年古寨,带着梦想共同创业的故事。

  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一个将希望变成现实的故事。三个年轻人的创业梦与云南大山里的“普洱咖啡”,碰撞出一段当代青年的追梦历险记,激励年轻人不畏困难、对梦想付诸行动。

  △电影《一点就到家》剧照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一点就到家》其实这个名字很奇怪,大家觉得是不是一点晚上收工才到家。我觉得“一点就到家”这几个字最重要是“一点” ,把人与人的距离缩到很短,因为互联网把大家的距离跟情感凝聚到一个可以更亲近的一个状态。

  △电影《一点就到家》剧照

  电影《一点就到家》的编剧张冀也是今年国庆档电影《夺冠》的编剧,他说,与《夺冠》一样,《一点就到家》追求更深更广的精神维度。三个青年合伙人都有来自生活中的人物原型,观众很容易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城市青年魏晋北在乡村找到人生的真谛;受到城市滋养的彭秀兵,将外面学到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带回大山,用乡村快递打通“最后一公里”,努力反哺养育他的家乡;理想主义青年李绍群在大山里潜心研制本土咖啡,最终在两兄弟的帮助下让咖啡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这个故事叫《一点就到家》,其实它讲的并不只是一个创业故事,我觉得对我来讲,是这几个孩子从城市回归到自己家乡,回归到内心的一个故事。

  △《中国合伙人》剧照

  2013年,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合伙人》通过小人物追梦描摹大时代浪潮,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影片,年轻一代以走出家乡,去大城市打拼为奋斗目标。7年后,电影《一点就到家》聚焦回归家乡的年轻人,从“走出去”到“走回来”的转变,折射出新一代的人生选择。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以前的《中国合伙人》是一个往外走的故事,觉得成功或者是要寻找东西都是往外走的,他们要到美国上市,一定要全世界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在疫情发生的三四月份,这段时间我回归到内心,回归到自己的成长。我们离开家太久,有时候连自己都忘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到底追寻着什么,真正内心喜欢的是什么。我觉得张冀写的这个故事,这三个男孩都是最后找到自己的内心而把事业最终做成。

  青年演员刘昊然在该影片中饰演一位电商创业者,热衷投资,一直在追逐风口,却屡次创业失败,经历了从自暴自弃到失落再到成功却又迷茫的复杂心路历程。

  △电影《一点就到家》演员 刘昊然

  电影《一点就到家》演员 刘昊然:我做的比较多的努力,其实更多的是在人物塑造和人物理解上,因为这个角色比我本身年纪偏大。另外,他是一个屡次失败的一个人,在他那种屡次失败并且过于敏感的状态下,要把这个角色演得不那么讨人厌,我觉得是件很难的事情。

  影片用三人创业失败后再成功的经历,对“进城与返乡”“茶与咖啡”“电商与市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现实主义的根基上嫁接励志与梦想,由人的故事透视社会的变化与时代的发展。

  △《一点就到家》剧照

  电影《一点就到家》演员 刘昊然:中国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其实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不是一味的说我要留在城市,而是真正去选择能让自己开心的地方。我们所有的主创全部都是年轻人,两个90后、两个80后。这么一部小体量的电影,一鼓作气地就冲进了国庆档,和很多前辈、长辈在同台竞争。我觉得所有的青年人要开始学着认识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认识到自己是未来,自己开始去寻找自己的道路。

  △《一点就到家》剧照

  香港导演许宏宇曾因执导处女作电影《喜欢你》而崭露头角,这次《一点就到家》再次突出了他丰富的影像风格、独特的影像语言和叙事手法。在影片中巧妙融入喜剧、奇幻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轻喜剧”的电影风格,用剪辑节奏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让观众完成了一次沉浸式的观影感受。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其实《喜欢你》和《一点就到家》都是跟开心或者是梦想有关系,我觉得都是一种色彩斑斓的世界。在疫情过后,希望让大家更开心快乐,我希望这种色彩能帮助到观众,让大家更有治愈感。

  △电影《一点就到家》拍摄花絮

  电影《一点就到家》从7月初开机到9月底开启点映,从影片筹备到后期制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如此高效的创作背后,是一支年轻能吃苦的工作团队。

  △电影《一点就到家》拍摄花絮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前面所有的筹备基本上都是“云筹备”,就是“云看景”。7月9号开拍,两个多月的时间,从剧本开拍到现在完成,我们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在云南高海拔的地方拍摄,天气是不稳定的,晴雨不定。我们每一天从酒店到拍摄地的那个山得开一个小时的车,那条路是一条山路,它不是平的,是石子路。车一路上都在颠,就这样颠了二十多天。我觉得是大家对于戏的信任跟互相的信任,才能完成了这一次的电影拍摄。

  △电影《一点就到家》拍摄花絮

  电影的大部分场景都是在云南普洱实景拍摄完成,所出镜的居民也都是由当地居民饰演,他们朴实自然的表演也引发了观众对影片中人物的共情。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我们不可能从城市把从有表演经验的这些群众演员调过来,因为他们演不活这些村民,只有让当地的村民去演才行,所以我们给当地的村民做了一些表演培训。他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拍摄,对他们来讲也是一次冒险。但是我觉得整个结合还是很有趣,因为这样才真实,如果我们让专业演员去演,我觉得这种纯朴的感觉就没有了。

  “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回家。”电影《一点就到家》是献给所有正在奋斗、拥有梦想的年轻人的一面镜子,描绘了青年创业者从“走出去”到“走回来”的时代轨迹,扎扎实实讲好立足农村、回馈家乡的中国故事。

  △电影《一点就到家》拍摄花絮

  电影《一点就到家》导演 许宏宇:我希望这个电影最重要是让观众找回信心、找回热情 。《一点就到家》肯定不只是一个喜剧,我们想让大家更有信心找回自己的内心,希望给予大家一种治愈感。其实我们中间有一句台词特别好,彭昱畅演的角色在创业中遇到一个很大的失败,失败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大家都说我失败,其实我这不叫失败了,我只是暂时没有成功,不代表我失败”。如果观众对这句话有感触的话,我觉得都应该看一下这部电影。

  △《一点就到家》剧照

  《一点就到家》里的奋斗一族从“走出去”到“走回来”,展现出了当代中国蓬勃的发展生机,和年轻一代敢于追梦、永于担当、不懈奋斗的豪情壮志。导演许宏宇说,希望这部作品能给当下的年轻人一些启发和鼓舞。

  (总台央视记者 潘婷 徐小燕 郑家豪)

编辑:高冲
 

娱乐头条

  • 国庆档票房突破39亿 电影市场正在复苏

    今年国庆恰逢中秋,迎来8天的长假。在刚刚结束的假期里,近1亿人次走进电影院享受光影视听盛宴。10月1日至8日,全国电影票房突破39亿元。这一数据充分说明,电影市场正在复苏。
    2020-10-10 08:10:40

  • 聚焦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10月11日—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在西安举办。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丝路连接世界、电影和合文明”为主题,着力彰显“一带一路”特色,精彩纷呈,亮点多多。
    2020-10-10 08:02:54

精彩图库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优势栏目

    聚焦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 优势栏目

    男星高以翔节目猝死 年仅35岁

  • 优势栏目

    过边检不是走红毯 法治面前没有明星通...

  • 优势栏目

    王源 连你这个BOY也抽上烟了?

 

娱评

  • 歌手贾凡现场为何落泪不止?

    “原来我们的乡村发展得这么好!”中国首档乡村振兴融媒推介节目《田园中国》9月27日播出第一期后,引发观众对中国田园新面貌的惊叹。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幸福故事。
  • 时代精神是影视创作的永恒动力

    从漫长的人类艺术发展来看,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可以说,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如影随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动力。
  • 时代精神是影视创作的永恒动力

    从漫长的人类艺术发展来看,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可以说,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如影随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动力。
  • 每个情节都能上“热搜”就是现实主义的回归...

    今天,衡量好作品的标准不仅有审美的量尺,数据也正成为新要素。随着一批话题剧的崛起,如何让流行与艺术的价值分叉缩小而非扩大,或许正是我们正视这一问题的契机。
  • 书写女排精神的时代意义

    中国人不会忘记那一幕:1981年,人们通过电视和收音机听到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在北京,人们涌向天安门广场,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